放松眼睛,用耳朵聆听知识
语音原文
凯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之前我的印象中,凯撒是世界史考试题中的一个考点,是一个经常在外国人名中出现的名字,是一个被元老院刺杀的独裁者。读过《罗马人的故事》第四、五卷后,一个极其富有人格魅力,以及极富有领导能力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五项特质 ——知性、说服力、肉体方面的耐力、自制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力,具备以上特质的唯有凯撒。
当然,这只是凯撒的一种形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于凯撒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我在这里通过《罗马人的故事》的细节,还原一个我心目中的凯撒。
在凯撒的青年时代,如果我与他同处在罗马,如果我知道他的话,我会对他留下这个印象:凯撒,有贵族血统,但是出生于平民。没有听说过他的伟大事迹,到是听说他是个花花公子,举债无数。
在三十岁,背负上花花公子名号的凯撒,来到亚历山大大帝塑像前自省:亚历山大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征服世界,而我却一事无成。在同龄人中,很多已经叱咤罗马政坛,成为罗马史中的笔墨。如果他妄自菲薄,恐怕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确实他没有这样做,凯撒是个非常自信的人。他当时已经扛起被打压的平民派大旗,开始向元老院的共和体制发起挑战。(共和和独裁,只是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之分。)就是靠着对自己人生的自信,在他四十岁的时候,与罗马的庞培、克拉苏共同形成政治三巨头,在罗马的历史舞台上,开始唱主角。在后期,攻打高卢和庞培时,凯撒都于自己的对手,都表现着强烈的自信。当人们陷于愤怒、复仇之类的情绪时,往往会认为对手与自己在同样情境时的行为反应是一样的。凯撒一生中可以说是与这些行为无缘。这并非因为凯撒的行为有悖于当时的伦理道德,而是因为他一直坚信自己的优越性。 既然比其他人都要优秀,为何要贬低自己,像其他人一样受到愤怒、复仇之类的情绪所困扰呢?
野心是不管别人怎么评价,都会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做事。书中提到一个细节。罗马规定,将领不举行凯旋式不得进入城内。报名参选执政官,必须本人亲自入城登记。元老院为了打击政敌 -庞培和凯撒,故意把凯旋式拖到候选人报名之后。破解之道,只能二选一:一个是男人毕生的荣耀,一个是可能拥有权利的巅峰。让地中海成为罗马内海的庞培选了前者,崛起的凯撒选择了后者。值得一提的是,凯撒为了能竞选成功执政官,拉拢战功卓著的庞培,以及罗马首富克拉苏组成三巨头同盟。这种做法遵照着:满足私利、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做大事模式。对于凯撒,私利是自己权利的野心,他人利益是满足两个政治盟友的利益,公共利益是借同盟打击元老院制度,实现独裁制。观察做大事的人,做事情基本要从满足私利、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这三个维度来思考。凯撒是一个坚守底线,并对触碰底线的人进行反击的人。《罗马人的故事》中提到了两个关于第十军团的故事。第十军团,是跟随凯撒时间最长,战斗力最强,最受凯撒信任的军团。但是,第十军团也因此恃宠而骄,挑战凯撒的底线。内战中,第十军团为提升军饷而威胁罢战。凯撒迅速赶到,坚守底线,摆明道理,拒绝要求。并要施行酷刑惩罚,十人中选一人打死。军兵受到极大地震撼,幕僚再三求情。凯撒刑罚暂缓,指定目的地,行军致此看表现。大军遵令到达,刑罚作罢。凯撒称雄罗马后,最受信赖且战力最强的第十军团,因领不到军饷,拒绝行军,并在广场示威。凯撒独自冷峻的来到广场,问:到底想要什么?士兵喊退役,以此来威胁加薪。凯撒回答,批准你们退役。士兵出乎意料。凯撒之后说,军饷会发,但等到胜利凯旋后,这期间自行安排。士兵哭着请求行军,最后第十军团被最后调动,以示惩罚。他在与庞培的内战中,始终将庞培派的人视为与自己一样的罗马人。对于俘虏,也可以自由选择去向,即使是再次跑到庞培的身边。他一直坚守着宽容的原则,没有对庞培派和元老院派进行清洗。一直到公元前44年 3月15日,凯撒在元老院的会议上被刺杀,时年 56岁。他十分自信,不妄自菲薄,为了自己的理想,利用周边的资源,并将其付诸实践。前47 年8月 2日,凯撒在泽拉城(今土耳其境内)附近彻底击溃法尔纳克二世。凯撒随即驰书元老院:我只分享构建【知识体系】和【思考框架】的书籍和知识!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李宽wideplum):《罗马人的故事》:我来,我见,我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