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有钱就是任性-新浪为什么要禁止推广微信公众账号?

今天,“微博”用户运营总监刘新征通过个人微博透露,明天中午12点前如果账号没有清除掉公众账号的推广(包括背景图、粉丝服务后台、微博正文引导等),将面临禁言和封号的可能。

  传媒大观察证实,新浪微博此举针对的是新浪微博大号通过微博向微信引流的行为。刘新征曾在4月发表《为什么要禁止推广微信公众账号》(下附此文)一文详细阐述理由。

  近段时间以来,业界普遍唱衰新浪微博,认为微博的下降趋势明显。但近期微博曾经通过数据证明某些领域依然保持高活跃度。而微信正是“微博式微”后众多用户选择的新产品。

  新浪市场营销官方微博“新浪第一互动”在最新微博中转发了这一消息,但是新浪其他官方掌控的大号并未予以通告。

我来说几句:

不好意思好不容易找到你写的这篇文章,以为是公关稿,看了两遍,写了那么多,感觉逻辑有点混乱,本来要给你一一点评,算了.还好你删了,不然你老板要找你谈话了.封杀就封杀了,你们之间的恩怨私下解决,还扯上企业价值观和互联网生态圈,这水准有点忒低了。

成王败寇,互联网是个公平的竞技场,用户会去投票你的产品和运营.新浪微博的产品这么多年越做越重,摆了一些有的没的功能,管理个微博都困难,何谈运营,真的不能怪你。

说到运营,丁香园冯大辉说的比我狠一点:“新浪微博负责商业化的团队是我见过最傻逼的团队。互联网那点事儿的利润估计都能占微博净利润的百分数了,这帮傻逼还一边忙着给明星和营销号免费导粉丝,一边忙着打击微信呢。对手根本不是微信,蠢货。”

忘了你们上市了,有钱就是任性,所以你说"大家批评得都对,我就是你们说的那么蠢,而且还打算继续蠢下去".

放心吧,我这文章就在你所说的封闭的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传播,跑不到其他平台的,我的朋友圈也就是除了BAT,小米这些巨头,新浪的一个都不认识.

我这个号都是来发互联网干货的,你这文章不上台面的,给你点评几句算值了。

附《为什么要禁止推广微信公众账号》:

上周,我们启动了一系列策略,禁止用户在微博上推广微信公众账号,引起了大量的讨论,我留意到了其中的一些比较集中的批评信息,比如此举阻挡信息流动、有悖互联网精神、干涉用户自留地等等。

我想解释一下。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本价值观与护城河,微博的基本价值观和护城河是什么?

以一个微博老员工的理解,微博的基本价值观是鼓励每个个体就任何事情站在个人立场参与发言或者参与传播,激励促进信息公开传播,增加社会透明度,而微博的护城河就是基于此理念打造出的中文网络首屈一指的内容生产平台与内容传播平台。

而微信公众账号(请注意,不是微信这个产品),既违背了微博的基本价值观,同时又有可能伤害到微博的护城河。

微博一直在联合互联网的所有环节,打造一个公开的内容体系,微博支持一切分享,无论是站外优秀内容输入到微博,还把微博的优质内容输出到站外,我们为此准备了各种工具,也做了大量的运营工作,同时因为微博是完全公开的产品,因此没有人能够拒绝批评,即便是站方也不例外,从建站伊始到现在,微博站方一直在自己的平台上遭受用户的各种批评指责,也许有同事觉得憋屈,我倒觉得这正是微博伟大的地方。

而微信公众账号的价值观则完全相反,对外表现出的,完全是一个黑盒子,微信公众平台有哪些作者,每个账号在写什么,他们的读者是谁,外界无从知晓,而且就产品设计而言,无论从站方到作者,都有完全的免于被批评的权力,而他批评的人,则完全没有反驳的能力,对作者的批评只有作者一个人可见,对平台的批评则根本无从表达,即使表达出来,也可以轻松地被站方处理,一个能够反映此特点的有趣例子是:当微信公众账号被封禁的时候,他们只能来微博来抱怨。

这种价值观带来的危害,相信任何对互联网精神有所信仰的人都能感知,同样基于这种封闭的价值观,它把作者、读者都置在了微信的产品之内,它只支持分享到微信站内,同时很大程度上禁止了搜索引擎抓取,有理由怀疑,下一步,会只针对腾讯登陆用户可阅读,甚至,只有腾讯系的产品才能访问,越多的内容被吸引进来,公开的、可以讨论批评的内容就越少。

我不知道这种前景有什么值得期待。

如我在其他文章中提到过的,微信公众账号就媒体传播形态而言是逆潮流的,它在本质上,是一个移动端的RSS阅读器,它的传播形态是缺乏社交基因的,单向度的。

它目前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寄生在一个极其成功而强大的移动私密社交产品上,或者简单地说,是在一个私密社交平台上建立了一个缺乏社交基因的阅读产品,因为微信公众账号是缺乏社交基因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产品,甚至这个“酒香”这个属性都若有若无,所以它的用户获取成本相当高昂,它只能通过大量的营销活动,比如在各个渠道张贴公众二维码的形式,比如各种账号结成联盟互推的方式,来获取用户。

在各种渠道中,而获取用户成本最低的,当然是社交媒体产品,因此我们看到了公众账号发的文章里,极其耐心地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引导用户关注,引导用户分享大朋友圈,而这让微信的整个运营团队不胜其扰,因为这种推荐办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微信产品的主要枝干——朋友圈——的正常生态,朋友圈本来是一个私密社交产品,强调私人生活的分享,在掺杂了各种公众账号信息后,看起来却像是微博信息流,更倾向于媒体的传播形态。

因此微信推出了各种新规来整顿微信公众账号,包括禁止互推,禁止故意引导关注等,这对微信的健康发展来说,是完全必要的,而对微信公众账号们,则是一场悲剧,所以我们又在微博上看到了他们的抗议……

微信公众账号的另外一个主要推广渠道,就是微博,如果微信公众账号各种推广动作,让微信这个主站产品本身都很烦,微博有什么理由待见呢?

在一个以公开内容生产与公开传播为己任的平台,其中部分用户把内容和读者向一个封闭体系转移,让自己可以免受批评,该部分用户与平台价值观上相悖。

在一个不断激励优秀作者,帮助提升传播能力的平台,其中部分用户利用站方的这种善意,不断伤害站方,把站方用户引导至一个封闭平台。

从生物学上,这叫寄生。

无论这些寄生行为是否能够对寄主造成致命伤害,寄主都应该提高警惕,并尽早采取措施。

也许我对微信公众账号的判断是错的,但我希望微信公众平台不通过寄生,独立走出一条内容生产与传播的道路出来,这才有福于中文互联网,有福于国家。

我们禁止在微博上推广微信公众账号,完全不意味着我们对这些用户抱有任何敌意,相反,我们会继续加强整个互联网内容平台优秀作者的挖掘与推荐,我们会继续把他们创造的优秀内容传播到整个中文互联网,我们会让作者们通过优质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获取合理的收益,共同改善中文互联网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生态。

还是那句话,对微信而言,媒体这个生意价值太低风险太高不值得一做,对微博而言,那是立命之本。没有人比我们会更重视作者/传播者/阅读者的感受,所以我们愿意继续倾听你们的批评——多么坦率直接严厉粗暴都行。

反正我们也挡不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91运营网):有钱就是任性-新浪为什么要禁止推广微信公众账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