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在南京与一位做大数据业务的朋友聊企业服务市场的江湖。很感谢2016-2017的一段工作经历,那时候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参与了2B社群崔牛会的第二阶段经营。当时以牛透社主笔名义拜访过200多位SaaS行业的CEO。所以这次和这位CEO朋友交流,得以迅速梳理出交流的价值内容,也特别借此分享给大家。
因为不是新闻报道,观点披露会更坦率一些。当然同时也缺少了一些参照,为方便大家了解观点,将做适当处理。这些观点大部分是CEO朋友的,一部分是我的。在某些方面我们并不一致,这并不影响分享。观点之间有一些相互关联。当然,作为观点,有行业认知方面的普适性,也有局限性。诸君“择其善而用之”即可。
观点一共梳理出10条,分为五类,具体列示与解读如下:
王甲佳与一位企业大数据业务创始人CEO的观点交流摘要
一、创始人心智
(1)SaaS的经典技术特性描述限制了2B从业者的商业视野
(2)统一版本管理与混合云部署符合用户All in one的底层诉求
(3)参与客户业务经营,输出服务,分享增值利益
二、江湖套路
(4)金融行业用户是要求最高的用户
(5)技术型公司行走江湖靠的就是口碑与口碑。
三、销售
(6)科学定价还是SaaS行业的冷门手艺
(7)渠道由四重要素构成,渠道商具备一种要素也可成立:商机、销售、交付、服务
四、交付与生产的基础管理
(8)公司历经野蛮疯狂成长的第一阶段之后,内功修炼成为主要矛盾,也就是要回归下管理常识
(9)帮助小团队提升项目交付效能是企业领导一个大的考验
五、经营
(10)经营就是公司级的运营,积极多策略地调度各种资源与能力,完成经营目标。
1
创始人心智
(1)SaaS的经典技术特性描述限制了2B从业者的商业视野
SaaS的经典技术特性是什么?业内的说法比较多,变化也比较快,但是主要是这四个方面:
公有云部署
一套代码
多租户
按用户使用的年、月周期自动续费。
这也是典型的美国SaaS产品的模式,因为美国许多SaaS公司成功巨额融资,市场表现也不错。
这些经典也应该是正确的。许多时候我们和CEO聊天,面对客户的私有部署、二开等需求,都很纠结,都担心自己走错了。
(2)统一版本管理与混合云部署符合用户All in one的底层诉求
实际上与其说是SaaS的技术形态,还不如说是应用的技术形态。
公有云多租户一套代码的部署是一种,或者说是经典的一种。这是从“应用的生产者”角度去说的。
从用户角度看呢?用户希望对既有业务以及未来业务提供支撑,方便赚钱和省钱。无它。在供需博弈中,有时候会被说服,但是核心的底层的诉求往往是“春风吹又生”。
用户不希望那么多接口,至少不希望自己来处理这些接口,还要花钱。有些是要自己“完全控制”,有些可以共享公有云资源。
显然对于业务类和工具类是有区分的,前者更容易被要求支持私有部署,支持二开或者接其他应用,以便于业务闭环后者则无所谓。业务能关注效能,工具更关注效率。
(3)参与客户业务经营,输出服务,分享增值利益
企业用户作为一种价值实现的组织形态,往往不再强求通过投资固定资产的方式加强组织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实践是合作。珠海有家软件公司,就和许多头部客户联合成立新业务公司,分享增值的价值。
“IT不再重要”,很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2
江湖套路
(4)金融行业用户是要求最高的
类似“军转民”一样,企业应用首先在安全、性能、业务价值要求都很严苛的金融行业进行,尤其是服务金融行业的头部客户。服务其他行业会有“降维”的感觉。当然,不同的应用,“严苛”的行业也会不一样。
(5)技术型公司行走江湖靠的就是口碑与口碑
许多这类创业公司会耐心地“打磨”产品,不擅长做传播,更谈不上主动用“雾件”。就是靠口碑。一旦孤独地经过了盈亏平衡点,往往会有比较稳健地发展。这时候借助市场力量,往往有很大的发展可能。
【注释】雾件(Vaporware)又称为announce ware,即在开发完成前就开始作宣传的产品(也许这些产品根本就不会问世)。它们可以是软件、硬件,甚至可以是一种服务,当然这是个具有讽刺意味的词,也是互联网行业的一种营销策略。(解释来源于百度)
3
销售
(6)科学定价还是SaaS行业的冷门手艺
SaaS的经典定价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混合云下的定价会有复杂之处。需要很多方面的考量。产品和服务的分离,促销活动的设计,竞品的价格体系,细分行业的演化趋势等等。
科学合理的定价,是一件经营方面的大事情。许多企业还有不少进化的空间。在产品相对成熟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可以体现直接的竞争力。
(7)渠道由四重要素构成,渠道商具备一种要素也可成立:商机、销售、交付、服务
SaaS领域的全能渠道建设,是一个投资巨大的事情,传统软件的渠道往往难以复用。如果将渠道职能进行拆分,则合作方可以形成基于存量资源与存量能力的基本规模,这对合作伙伴形成信心很重要,也是SaaS产品在市场上迅速打开局面的重要手段。
四个要素分解,再做耦合。可能对于这个行业一直处于探索中的渠道套路有所启发。
4
交付与生产的基础管理
(8)公司历经野蛮疯狂成长的第一阶段之后,内功修炼成为主要矛盾,也就是要回归下管理常识
初创企业的初始阶段是不拘一格的,也往往不按大公司的套路来运作,也可以用“游击战”来形容,有些安排是“不计成本”的。但是长期来看,依然需要尊重“成本-收益”的基本规律,让业务拥有依靠自身力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内功不可或缺。不同公司需要加强的内功不一样,但大部分应该属于管理常识。预决算管理、绩效评价、跑冒滴漏的减持、员工能力提升等等。
(9)帮助小团队提升项目交付效能是企业领导一个大的考验
许多项目型的公司都在采用阿米巴或者类似阿米巴的经营管理方式。虽然确定了公司与团队的利益边界,权责利也相对清晰,但是一旦交付延期,将造成公司、团队和客户的三输,以及不可抑制的连锁负面影响。
项目交付显然是一个从售前就开始的系统工程,没有公司层面的调度与调整,要提高效能到三方满意,绝无可能。这是CEO需要在公司的某个阶段“退守”的根本原因,需要认真升级好自己的战车。
5
经营
(10)经营就是公司级的运营,积极多策略地调度各种资源与能力,完成经营目标
SaaS公司对于运营岗位是有一定认知的。一般是定位为在产品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不管是客户运营、会员运营、产品运营乃至品牌的运营。这些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是微观的业务运营,最多也是中观的。
对于企业经营也往往停留在业务和财务指标的监测、制度建设这些方面。真正的经营是什么呢?是公司层面宏观的运营。
这还真不是普通COO的事情,一定是CEO的事情。需要考虑战略纵深,战役设计、挺进节奏与重大变革的切入点选择。
这里可能会借鉴运营的一些手法,但是参与的角色、要素与时间,与“运营”完全不同。
十条,也许是硬凑起来的,并不全面,好在是一个真实企业样本下的CEO级的思考。欢迎对对号,也可以补充补充。
作者:场景构造学创始人、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首席顾问王甲佳
更多实战内容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扎心?2B创业者的扎心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