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大学生创业必看,洞悉“精益创业”的精准快!——《创业在中国》第四讲

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死亡率很高,为什么?

首先,现在创新创业节奏很快,创业一定要精、准、快。如果你开发了六个月,然后再去使用六个月,你会发现这个领域已经有很多成熟项目走在你的前面了,就没有人再投资你的项目了。

第二,当你用了一年时间做产品营销,却发现市场并不需要你的产品,其关键点就是——太慢!你没有快速证明自己,找到正确的道路。这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讲精益创业的原因。

精益创业从点子开始

精益创业一定要从点子阶段开始去做,很多创业者担心点子被人知道了,于是去憋大招,一年时间把产品做出来,然后再去融资,这时候发现市场上同类产品已经拿到A轮了,没有投资人愿意投自己的项目了。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产品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零生长出来的,是一个生长的过程。

当你有点子的时候,就要开始快速生长了。首先,你要找一个很细小的细分市场,只有找准了细分市场用户,你才能够针对他的痛点去设计你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方案、业务方案。你只有占领了这个市场,才可能拿到融资,有收入,并使用拿到的现金流去切另外一个市场,这时候你再设计另外一个有特点的产品。

所以我们说创业期要确定好细分市场,这个市场并不是指你未来所处的市场,而是你要占领根基的地方,或者说是你的根据地。你一开始不应该是去憋大招,写代码做产品,而是要去找用户。通过建QQ群、微信群,做各种活动找到渠道,在你的朋友、家人,甚至投资圈、同行竞争对手那儿去验证。

比如我现在所做的互联网集成项目,当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只有一个原型。我们告诉投资人,我们就想做这个原型。投资人说,这个项目太小了,应该做个大的,像纷享销客一类的产品。而我觉得我们的项目是有价值去做的,同时,我们团队的基因适合做这样的项目。随后我们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给我们投了一笔资金,我们拿到投资后就走得更快了。

精益创业一定要精益融资

创新创业最好不用自己的钱去创业,那会显得太慢了,原因有三 :

第一、如果你自己从家里借几十万创业,你可能舍不得花一分钱,你找人的时候会考虑成本,或许不会找最优秀的人,想要少花点钱。这就让你做得比别人慢。

第二、同样一个项目,越早拿到投资越有优势。有这样的信用背书,拿下一轮投资的时候就会更快。

第三、拿自己的钱创业,难以吸引优秀团队。你自己拿钱的时候,人家不愿意加入你,或者会要更多的股份,但是你有投资的时候,对方可能会愿意降低股份加入,你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

这就说明精益创业一定要精益融资,从融资的时候开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

创业核心——商业模式

创业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只有正确的商业模式才能让企业快速发展,才能够不断地积累。

第一、自营模式。我曾看到很多用友的同事离职创业,很多人带一个团队接项目做外包,这种模式叫自营模式,非常重,必须靠着人堆起来才会有业务量。这种自营的商业模式需要多加考虑,如果你希望未来做一个很大的事业,这种商业模式就是错误的。

第二、平台模式。大家所看到的淘宝、京东、猪八戒网都是平台模式,互联网一定要有平台,把大家的资源吸引过来。

第三、共享模式。在一个平台上,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资源利用起来。比如我们说到创新,就可以请老师到自己的平台上讲课、做咨询等。无论是平台还是共享,都很注重资源渠道,把大家的资源集中在一起。

第四、产品模式。比如用友做一个财务产品,新道做一个沙盘,或者是小米做一款手机,这就是产品。产品模式的复制成本很低,可以快速复制。

在商业模式里面有很多致命的假设,都是我们拍脑袋想出来的,我们可以跟资本圈讲很多idea,但是你自己需要从零开始不断摸索。

精益创业案例分享

精益创业中需要对产品有更多深入思考,不断迭代,这里分享一个实际案例,具体说明。

我认识的一个80后带领的团队做了一个工作日计划管理产品,他们用了一年去研发产品,用了一年去运营产品,却发现用户用不起来。为什么?

用户的部门经理说他要A模块、B模块,需要C管理功能,需要D管理功能,但是普通员工做计划的时候都不需要这些功能,他们要的是符合自己需求的功能点。比如产品可以告诉自己,什么是轻重缓急;产品快速生成工作总结报告交给领导。这是普通员工的需求。如果你让我填一大堆报表,我是不愿意做的。这个时候产品就推广不出去,卖不起来。

当然,企业的领导也很困惑,这款产品这么好,我的员工却不爱用,这是为什么?最后集合了普通员工的需求,围绕着个人的理念,做了产品优化,把数据能自动汇成工作总结报告交给领导看,领导也满意了,这个产品就引爆了。去年这个时候,这个团队就拿到了天使融资,现在也拿到了A轮。

所以我们做一个产品一定要站在用户人性的体验角度,让用户带着你成长,不要拿着管理的思维,自己预先想好产品功能模块。创业这件事没有计划,只有动态迭代,当你的产品让用户不断说好,并提出各种改进意见,你能在一两个星期改完,这就是成功。

创新创业需要“渠道”

接下来讲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人创业想着自己做一个电商,要跨过渠道,他认为渠道占了很多利润。当然,京东做得很成功,很好地跨过了渠道做电商,但是很多项目不能这么做。如果没有渠道资源的支持,你自己去做,想着复制、超越他们,同时还和别人竞争,你就很难做大。

真正成功的创业项目一定是一个有渠道的项目,一个能通达互联网任何端、大家都愿意给你做支持服务的项目。同时,不可忽视,在中国特有国情下,当你满足不了这些企业家或者企业内部用户的这种分润需求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帮你推广。有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你能挣钱分给大家是最好的,其核心点就在于渠道。

创新创业依然要有渠道,把大家都融在一个平台上。我们不是直接和大家竞争,而是产业中的一环,帮助大家成长。避免和大家正面竞争,应该做大家没有的、又需要的东西。

浅谈API价值

崔牛会里很多做SaaS软件创业的企业,这其中,API概念就难免提及。

什么叫API?简单说就是应用程序接口。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现在有这样一个用户,他通过问卷网做一个客户的报名表,放在他的一个网站上。这个网站也是静态的,做个链接,在用户报名以后,通过我们的平台能够自动地导入他正在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导入他的客户通讯录里面。他看到用户增加以后,可以给他发邮件、发短信或者打电话,也可以给他分类分组,这跟他原来的业务协同在一起了。这样一来,通过我们的平台,就把它的业务整体管理起来了。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用户登录我们的平台以后,首先会弹出问卷网的验证,输入问卷网的用户密码(这是问卷网提供的,我们拿不到),然后就允许我去读问卷网和CRM系统的数据。我们拿到两个接口之后,从这儿取数据再送到那边去,这有点像数据的“美团外卖”一样,我们帮大家送数据。这就是我们的API的模式。

开放API有什么价值呢?对很多厂商来说,它能够提高用户留存度,用户愿意用他的产品。比如很多人原来用的是问卷星,但他们发现问卷网有这个功能的时候,就不用问卷星了。

如果你的产品不能跟别人的产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会被别人抛弃掉,而如果你的产品能跟大家有机结合的话,大家就不愿意离开了,因为之前积累了大量数据,更换产品是很麻烦的。通过开放API,你可以专注在你产品本身的功能上,做到极致,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最优秀的。当你想满足大家大而全的需求的时候,你已经走向死亡了,因为你的问卷没有问卷网做得好、报名没有金数据做得好、移动营销没有易企秀做得好,CRM没有纷享销客做得好,用户为什么还要用你的产品呢?未来这些产品都会连接在一起,所以你只需要放心做好一款产品就可以了。

另外,在SaaS软件里面兴起了一种SaaS,他们只提供API,只有后台而没有界面。他们把自己的后台嫁接给各种APP,然后分利润。或者说它的SDK以一定金额卖出去,让很多企业都成了他的用户,大家都离不开他。

所以未来的SaaS软件不是做大而全的,而是做小而美、垂直专业的,把一个垂直市场做得最牛。实际上,现在传统的软件也在自我颠覆,也在找这种道路。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未来的创业机会还很多,大家一定要做追垂直的、专业的产品。通过最小额原型迭代、融资、切准市场行业,做一个细分功能,把它做透就赢了!因为互联网SaaS行业没有边界,甚至你可以做到全世界去。这就是软件市场的未来。

互动问答

问1:小而美竞争壁垒不好打造,迭代要求高,对于初创团队来说,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说到竞争壁垒的问题,其实互联网行业中并没有所谓的壁垒,所有的技术都可以实现。壁垒是你在快速成长中形成的,所以一定要做得够快,把用户抓到,占据市场。比如我们所熟知的91APP,大家一开始认为,做一个APP的应用中心有什么难的,现在很多这样的产品,但是百度现在的应用中心依然做得不如91APP。为什么?因为他们做得够快够好,占领了用户份额。所以我们的所说的竞争壁垒,其实是要在快中求胜,在用户的成长中去培养竞争壁垒。

同时当你在占领制高点的过程中要去延展,不断保持自己的优势,在其他行业中继续扩展市场圈子,逐步打造竞争壁垒,让别人进不来。包括滴滴打车最早从出租车切入市场,后来做专车、大巴、顺风车,现在据说又开始做车后市场,做保险、维修等。所以一个创业团队是一直在创新发展的,但是在早期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个很小的市场,在这个细分市场一定要做成No.1的地位,才可能在别的市场上扩展起来。

问2:大学生应该怎样去创业?我一直想创业,但又迟迟不敢行动。

我之前谈到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但其实并非一条绝路。

事实上,投资人对90后非常认可。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就先你把你的创业点写下来,然后去找投资人、找朋友验证。如果有投资人愿意投资,你就做。如果不愿意投你,并提了很多不同的意见,你要虚心听,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创业。

创业大致分两种,一种叫做实体创业,另一种叫做创新创业。我认为大学生不如做一些实体创业,这可以磨炼自己,让自己成熟化。

我建议大家将自己产品的商业模式、细分市场等都打磨好后再去创业。从我的角度来说,现在国内的大多数大学生想要创业成功,其实还差很远的距离。但是去创业对自己是有帮助的,这是一件事情所具有的两面性,它是一把双刃剑。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习精益创业,花最少的钱做最有价值的事情。先见证自己行不行,能不能成功,如果成功了就融资做更好的事情,做得更大,不成功也别赔太多的钱。要用最小原型、最小产品去完成一些实践。

或许大家会想,大学生创业需要什么知识?我认为创业就是一个炼炉,你在创业中会学股权分配、融资、团队管理、技术、市场、渠道,这都是在创业中成长的。如果你去职场中,你只能做一颗螺丝钉,只能做某一方面的事情。我认为大学生创业必不可少的就是精益创业的知识,这对大家在这个阶段创业是很有帮助的。

问3:产品同质化很严重,无法保护自身版权怎么办?创业如何保证团队的稳定性?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但答案都是同一个——快!

我建议大家不要考虑太多,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快速拿到更多的钱,跑得比竞争对手快,这样一来,你的用户量更大,即使对手的产品和你的一样,也无法打败你。创业不要沉浸在版权和品牌中,一定在用户的成长中快速发展、快速迭代。

同样,只要足够快,团队就稳定,而一旦慢下来,团队就散了。创业团队的风口期大约在三个月到半年左右,如果你没有很快地融资到位,在下一轮资本进来之前,不能给大家发一定保证生活费的工资,团队很快就散掉了,因为这时候的股权没有价值。

我现在创业的原则是:

第一、坚持给我的合伙人发工资,我不希望大家没有钱,拿着自己的钱来创业,这会发展很慢。

第二、一定要给团队成员股份,虽然我可能不会给得很高,但是他会因此愿意跟你干。原因就在于他不用出一分钱,又拿着工资,同时还有股份,他能看到美好的未来。

所以唯一的答案就是——用精益创业让你的项目跑得更快。

问4:创业初期怎么才能吸引投资人的关注?

我认为吸引投资人关注的点有2个:

第一、你个人足够优秀,你的团队足够优秀。

第二、你这个点子的方向确实足够好。

这也是为什么投资人为什么愿意看来自于常青藤大学的、麻省理工大学这些国外知名的大学学生的项目?因为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证明自己了。同时,在这些学校念书,从海外归来的时候,这些学生看了很多海外的商业模式,这对创业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国内的大学生也不要着急,虽然你们不是海归,但是你对国内的情况非常了解,会很接地气。只不过,你依然要了解海外的情况,你需要知道国外是什么情况。

问5:当下传统渠道是否还有价值?

我认为传统渠道依然还有价值,要充分利用起来。其实线上也是一种渠道,目前,线上很多平台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也有了很多用户。所以我觉得渠道不分线上和线下,线上和线下要结合起来,其关键在于你的产品是什么样的形态,和大家的共赢点在哪里?

渠道其实一直都很重要,得渠道者赢天下。当年的用友为什么成功?其实在于用友有强大的渠道体系,分公司和经销商很优秀,所以我们的客户很放心、满意。产品质量很好、安装维护服务效果好、态度好,加上出色的渠道,形成了竞争壁垒。如果没有渠道,产品很难推出去,所以我觉得渠道到现在为止都依然很重要。

另外,我们不能仅仅把渠道当做我们的一个利益分配者,卖一套软件分多少钱,而是当做事业的合伙人,甚至分给他们股权、期权,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在一起创业。所以,用共同创业的这种理念去经营渠道,是未来渠道发展新的方向和思路。我们怎么能让传统的渠道成为我们的核心伙伴,让大家一起来创业,这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问6:怎样将高校成果转化创业项目?

其实高校的研究成果转化创业项目很难,因为不接地气。项目没有经过用户的验证,即使你的科技含量很高,但是用户体会不到,怎么转化创业?

想要转化为创业项目,我认为,高校老师和高校体系得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要允许创业团队有一个创新的模式。比如:我找一个创业团队,转化项目成果,而这个成果我可能只占5%或10%的股份,其他的工作都交给创始人去做,包括迭代、发展、融资。因为人才总是最关键的,如果由一个创业团队去做,不断去迭代,产品会不断发展。它会基于原来的核心技术,不断地变得更贴近用户,做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更有价值。而回过头来你会发现原来的成果只是一个原型,只是一个起步点。

高校老师离用户太远了,他们想的东西或许根本不是用户要的东西,只有让这个产品建立起商业模式,让创业团队带着和用户一起成长能快速发展。另外,高校的项目成果没有迭代,不接地气,没有接触用户。

当然,高校的创新还有一些理论创新和科研创新,这跟我们商业的创新不一样,它必须得做这种没有商业价值的探索、研究。当然,我认为一件事情是具有两面性的,不是说一定要有市场的才叫创新,在实验室里的就不叫创新。最终的关键是团队如何抛弃原来的创新知识版权和专利意识,能够真正归零,从零开始做起,把创新的东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为我们最终是在用户的成长不断迭代、不断变得更加优秀。只有真正解决了用户的需求,你才有价值。

问7:高校创业教育有限资金如何投?

其实高校创业教育资金最好的方式就是跟着资本做跟投,毕竟其实高校资金也算一种资本,而这也是相对稳妥的。

第一个应该是做种子基金,要占一定的股份;第二个就是重点投创新项目、科技项目,要鼓励大家去创新,培养科技创新;第三个,一定要把社会机构的资本引进来,当我觉得这个项目前景非常好,投完种子期后,能够让风险投资机构来投天使期,帮助项目成长。所以我觉得高校创业资金就投种子期,然后把社会资本团结起来,开展密切合作。

嘉宾介绍

韩卫:PMI 中国志愿者总干事,用友资深集成售前。2012年起坚持在回龙观组织创业沙龙,2014年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移动互联网创业“拼友专车”项目,获取天使融资;后团队转型车8上门洗车。

之后韩卫建立精益创业学会,不断积累和分享精益创业实战经验,先后在亚杰汇创始人俱乐部、产品经理体系沙龙、北京体育大学、洛阳理工大学、葡萄创投、现代卓越年会多场演讲和分享精益创业。

2015年10月他发起一气呵成项目,1个月内得到亚杰汇天使基金的投资支持。

一气呵成,是针对云SaaS的的公共数据接口平台,打通各CRM,问卷,活动,办公,文件SaaS云平台的数据传输,减少SAAS厂商相互接口开发工作量,提升产品用户价值。 项目的口号 :Better Apps Together Best!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大学生创业必看,洞悉“精益创业”的精准快!——《创业在中国》第四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