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钉钉疯人院的180多个疯子能帮4300万中小企业提效吗?

600多人的会场挤得满满的,无招依然是一身黑衣,和以往的发布会一样,只是这次上身那套休闲西装让他显得格外精神。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无招的T恤上的文字“stay hungry,stay foolish,but be crazy.”

他调侃创业对颜值的影响,抖着河南话“中不中”的包袱。那一个小时里,舞台是属于他的,钉钉在他手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一个小时的演讲里,他讲了三段内容:沟通升级、协同升级和安全升级。发布会的期间有两次播放视频的时间,他都会坐到舞台的一角去补充点水,还时不时侧过身来去看大屏上的内容,这些内容相信他看了N多遍,但在发布会的现场再看,却能让他成就满满。

人性是不是真的很重要

钉钉从2.0的产品发布开始,我参加了他们每一次活动,也见证了钉钉的成长。在中午的餐桌上无招问了我一个问题:“大崔,如果明天你的文章只用一句话来表达今天你看到的钉钉,你会写什么?”我的回答是:“人性化的极致体现。”

是的,这版产品会更体现人性的魅力,这种魅力只能在现场感受之后才能体会深刻。发布会的当天,无招说了很多遍:“那些不看好钉钉的人,你真的了解钉钉吗?”在一个把钉钉视为生命的人面前,很难有人敢说他了解钉钉。如果从钉钉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你会发现,2.0发布讲的是功能、C++发布的是生态、uber合作是走向外延。但是昨天的发布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场景,签到打卡也好,视频会议也好,都是有具体场景的,但场景的背后是对人性的极致思考。就考勤打卡的这一件事,无招笑着说,技术团队快被他折腾疯了,每周一到两次的汇报,每次都被打回去,半年才做出来产品,实现了精确到10厘米的办公室定位以及无网状态下的打卡考勤。

如果说钉钉有个疯人院,不如说钉钉本身就是个疯人院。钉钉团队现在180多人,用无招的话说,我们希望找到对钉钉这件事有疯子般激情的人加入到团队。在钉钉有个硬性规定每个员工都必须接触用户。无招说,在研发考勤打卡时,要求技术团队每天都去看客户考勤的过程来分析产品的问题,但团队发现,由于机型的不同,网络环境的不同等因素,每天总有人无法打卡成功。研发人员在讨论中的一句话“如果在无网的情况下也能打卡就NB了。”也带来了无网打卡功能。

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们死过一回我们怕什么?

熟悉钉钉的人都知道,钉钉的团队是原来来往的团队,无招说他们死过一回,也就是说来往的失败。在谈到来往的失败得与失时,他说失败是很多原因导致的,但是DNA是来的最直接的。得就是得到了一支好团队,有人就有一切。

在钉钉春季战略会发布前不久,腾讯也发布了企业微信的正式版本,在专访的过程中也一直有媒体在提钉钉与企业微信的竞争。有几句话我印象深刻:

“我们曾经死过一回,他们没有……”

“我们所有员工必须接触客户,对客户的问题必须在15分钟之内解决。”

“我们是一个创业心态,这与职业经理人的心态有很大的区别。”

“光脚不怕穿鞋的,我们可以孤注一掷,对手行吗?”

“有对手是好的,会让我们跑的更快”

……

的确,从来往到钉钉,从无招来人来讲是一次重生,重生之后所爆发出的能量也是惊人的。企业级市场不会像消费级市场的指数级增长或者指数级暴跌,也导致可以留出来足够的时间去打磨好的产品。记得半年前,我去钉钉的办公室也聊到这个话题,无招说,国内企业级市场一缺懂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人,二缺产品运营。在经历了来往的跌落之后,钉钉从一开始就没有设计地面的营销团队,也就是说,在钉钉180多个疯子里面,没有真正的地面销售。

生态的边界

钉钉的发布过程中,崔牛会里的创始人们也在讨论钉钉接下来对行业的影响。随着钉钉推出考勤、视频会议、通讯等等能力,群里有一句经典的话出现:在讲钉钉与ISV之间的关系“接入的,慢慢被消灭;没接入的,吸引接入,再被消灭掉?”

在专访的过程中,我问了无招一个我每次见面都会问的问题“钉钉生态的边界在哪里?”

钉钉有大量用户资源和企业资源这一点不用赘述;

随着钉钉的版本迭代,钉钉自己开发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考勤、审批、报表,加上通讯能力,视频会议,这让行业内相关的厂商感受到阵阵寒意;

钉钉背后还个10亿规模的基金,就是投生态内的ISV的,从此一来,钉钉的生态一定会是一个封闭的状态;

这也是我问的问题,钉钉的生态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我们很容易去想象,考勤之后是绩效,再延伸就是薪资,钉钉可以来发工资。势必会进入HR领域,接下来呢?(这段是我的YY,但并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

面对这个问题,无招也显得有些激动。他觉得就考勤来说存在至少有十年的时间了,他们一直没有做好被淘汰是情理之中的。另外,他谈到对开放的理解“首先开放要看对用户端的价值,进入我们开放平台的门槛很低,只要注册就可以进来,但是平台对产品的要求却很高,规则很严格。我们是希望找到好的产品对等的去合作,这也是对用户去负责,保证给他们的产品都是精品,这样的开放才有价值。”

从去年9月1日走进钉钉,到年前走进钉钉的办公室,再到昨天与无招的专访,我都提了几乎同样的问题。同行的记者也问到,企业微信如果快速跟进,贴身肉搏,怎么办?况且他们的平台似乎更开放?

无招的回答很直接:“很高兴对手能推出了一款不错的产品,有对手总能激发你的斗志,我们走在前面,我们只会紧盯目标,提高国内4300万家中小企业的效率,别的则不是我们关注的。”

后记

在这篇文章里,我没有去关注钉钉的用户数,但感受到了一群疯子对钉钉这款产品的情怀。且不论铺天盖地的广告,且不论钉钉是否解决业内人士眼中的强需求,单纯为他们对打造钉钉的这份执著,就应该点个赞!

最后再谈巨头进入企业级的红利,铺天盖地的广告和传播,他们正在快速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而行业内的大多企业是可以享受到巨头进入的红利的,不是吗?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阿里云发力软件交易与交付第一平台,剑指企业级市场应用分发

移动办公新势力 办公逸Pre-A裸融1500万

B2B市场的刚需论

春季论坛最值得关注的八大观点(上)

2B创业谈工作和生活分开是理性还是作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关注更多行业动态、干货分享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钉钉疯人院的180多个疯子能帮4300万中小企业提效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