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李彦宏唱兴,马化腾唱衰,企业级卧冰才可求鲤?

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你一定要相信,云一定是未来,在冰封的湖面,你不卧冰又如何求鲤呢?

企业级市场能不能“捂热”?

前天IT大佬们齐聚深圳,吐了吐对企业级市场的话题。听完他们的思考,在企业级领域打拼的兄弟们可能有些已经迷茫了。不过小马哥说了一句话值得玩味“企业级市场不是靠PR发两篇稿子就可以搞定的。” 对此,大崔深以为然。今天会跟大家唠唠,企业级的是不是个捂不热的市场?

记得几年前李大大在黄山开百度大会,会上抛出了企业软件是接下来的热点,从一刻起多少人走向了2B领域的创业,当然可能创业本身与李大大讲的关系不大,但的确是在这个时间点开始创业的。那一年好像是2014年,那时国外如火如荼,国内则是初露锋芒,一些新锐的项目刚刚开始创业。昨天李大大同样唱兴,说是十年内机会多多。杨元庆也跟着给小马哥出主意,那这个被捂了20多年的市场到底能不能捂热?这是一个伤感的问题……

前几天我分享了从财务软件开始到现在企业软件行业几个创业浪潮的时间线,我再分享给大家一下:

1

1988年

财务软件创业潮,诞生了以用友、金蝶为代表的优秀财务软件企业,契机是中国推行了会计电算化准则;

2

2001年-2002年

国内OA厂商开始浮现(其实那时并不叫OA),一直没想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创业潮,通过在崔牛会里互动,原来原因有二,一是电子邮件的应用普及;二是政府在推动网上办公;

3

2004年

互联网的普及造就了SaaS的出现,前两次创业潮都有政府推动的影子,但这次应该是受国外厂商的影响,salesforce已经创立9年时间,国内以Xtools和八百客都是以CRM切入;

4

2008年

云计算进入中国,云基地、云农场林立,大干快上,推动了基础设置的完善;

5

2011年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3G的普及,移动SaaS创业潮来临,我们所熟知的销售易和纷享逍客都是2011年创立;

6

2015年

BAT全面进场,企业级创业潮进入高峰。

再走软件这条路,难!

在这个接近30年的跨度里,我们看看都发生了什么事。以用友金蝶为例,今天用友的最新市值是306亿人民币、金蝶是72.8亿港币,这是打拼了30年的两家国内管理软件公司。从这两家公司新发布的财报来看,用友的收入是44.51亿,利润是3.24亿。金蝶的收入是15亿,利润是1.05亿(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记得很早以前用友的王文京就提出了百亿目标,当然这个百亿目标是指收入并不是指市值,这个目标提出到现在应该过了快十年的时间,但是仍然在努力中。

这在企业软件市场并不是个个例,再从电力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来看,远光软件国内电力能源行业处于垄断地位,目前的市值87亿,收入是7.08亿,利润1.23亿。再看地产行业的明源软件,同样在这个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年前登陆新三板,收入也未过10亿。一个是俗称的电老虎,建设信息化都出手阔绰,一个是房地产,IT预算充足,纵然是这样,这两个行业的管理软件费用也就这么大的盘子。怎么办?

李大大说原来软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点没错,传统软件的大佬你也别不爱听。看看用友多少人?万把人一年搞40多亿,利润3个多亿,离着软件管理软件行业所说的人均单产50万貌似还有距离。中国市场软件收服务费就是个笑话,用户压根就不认服务这回事,只认维保和二开的事,导致管理软件厂商基本上收不到服务费,但软件厂商却养了一大堆做服务的攻城狮。为此,软件厂商也想了很多解决办法,强制服务收费、离岸服务等等,但都未能解决问题。软件项目越来越多,需求、开发、测试、销售、售前、实施、培训、服务,各条线都要养人加人,软件企业也越来越庞大,市场竞争导致项目的金额越来越小,从而人均单产却越来越低。亲,这还没有算通货膨胀,不然老板一定会哭晕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的。

所以再走软件这条路,难。因为天花现在清晰可见……

未来的企业是什么模式?

软件定义世界,未来改变世界的软件一定不是原来传统模式的软件,硬件正在走向软件化,软件正在走向服务化,服务更多依靠数据化,这条线是很多人都认的。软件走向服务化,这条路应该好理解,从软件提供都到运营的提供者,原来甲乙双方的关系发生的改变,原先是软件的购买和提供关系,现在软件厂商变成了甲方生产环节中的一环,变成了合作关系。为此,甲方会主动提供支持和资源给到服务方,让他每天都为自己创造价值。就像明源现在干的,原来他们卖软件给地产商,现在有一块业务是帮地产商买房子。

春节后第一次去用友,拜访了畅捷通总裁曾志勇,他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指数型企业》,我一直还没买回来看。这本书讲的是原先做出一款好产品,然后不断增加销售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方式是线性增长,未来的企业应该是可以指数型增长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自己最核心的资源,然后敞开心扉,让更多的人和企业可以合作,通过资源互换和精细分工实现企业界的开放,让企业足够轻,但是产能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用简单的一句话,在当下合作变得重要,当下的合作一定不是同床异梦、苟且,而是真正意义上有胸怀的合作。前提是你有NB的核心资源和能力,否则有胸怀是没卵用的,纵然脱了也不一定有人会光顾。

现在都在讨论传统软件的转型,其实他们手里有一大把好牌,他们只需要理清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应该可以找到转型的路径。互联网只是工具,就看你会不会用他。他会让交易更容易,让连接更便捷,通过连接产生价值,就这么回事。注意,这里并没有说体制的问题,体制和阶级反而变成了传统管理软件厂商的最大拦路虎。心已远身未动!

不卧冰,如何求鲤?

卧冰求鲤,企业级的创业者多么像晋人王祥,想要捕鱼但必须赤身化冰,但是化冰的姿式可能需要变化。好在去年开始做崔牛会以来,我们也发现了不少令人兴奋的产品和公司。我们也试图去发现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可以快速崛起,最终热爱和产品是两个不可或缺的特质。创始人有些坚定的信念和不服输的性子,再者就是对产品的极致打造。

小马哥唱衰是有其道理的,他是对比消费级市场,企业级一定是个慢市场。我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人问过我“SaaS有没有未来”这个问题了。我都会这样回答,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你一定要相信,云一定是未来,在冰封的湖面,你不卧冰又如何求鲤呢?小马哥前天还说了,发两篇软文是搞不定企业级市场的,我明天给大家唠唠这事!

2016春季论坛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春季论坛相关信息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李彦宏唱兴,马化腾唱衰,企业级卧冰才可求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