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崔牛周刊(第四期):独立销售经纪人,的确是一种趋势

这期《崔牛八点半》活动你去了么?内容分享、大咖PK、嘉宾互动,太精彩了了!

没收到邀请,好难过...

没事,点击本期《崔牛周刊》页底阅读原文,可以观看点播视频哦!现在崔牛会里还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关于”销售“的话题呢。

真的么?我继续往下看看!

编者按 NTS

  随着本期《崔牛八点半》的开展,码客老于所分享的“干掉销售,让羊毛出在猪身上”,这一观点引起了业界大佬们深思,更是带动了崔牛会一众企业家对企业内销售有了诸多探讨。

  如何看待这种新的企业模式?这种类似于“独立销售经纪人”的模式真的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长远之计吗?

  且看本期《崔牛周刊》,众位大咖结合自身多年行业经验,提出了哪些颠覆性思考。

金山万勇首先提出问题:沿着于总的思路,如果直接开干销售外包公司如何?网络50万兼职销售,对接1万种产品,自由选择,积分提成。那么企业是不是不要自己养销售了,租几个就好?

事实真的如此吗?

正如王存先生所说:倘若真的如此,那么他拥有1000个500人群,不是早就走向了财富巅峰?如果真的如此,微商都发达了,在微信朋友圈卖东西的也都发达了。

夏凯:记得之前说过一句话——独立销售经纪人的产生。当然,这不是在职人员,在职人员是企业人。对于简单产品和关系型销售,这是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时候,更多的是做关系,懂多少产品并不是最重要的。当然,事实上,所有的销售都是基于关系和信任的。

樊俊:对于C端产品而言,完全是可以的。)

金山万勇:独立销售经纪人应该是早期阶段,想要真的成气候,还是需要法人公司来管理。否则难以做大,也难以取得用户的信任。有公司统一管理对客户来说容易降低选择和信任成本,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对于2B产品,以CRM为例:一个销售如果同时推销5种CRM产品,对用户来说是好事吗?

显然不是,这时候,用户的选择成本太高了。同质化的产品只能拼性价比,而2B的产品其实差异化非常大。尤其是软件,虽然都能”抄“,可”抄“出来的效果差很多。君不见salesforce多少山寨版,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夏凯:就这个问题,国内至少有3个组织尝试过了——中国工业销售联盟、深圳朋克圈等。这其中所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公司,连公司给定的指标都无法完成,还有没有心思和精力卖其他产品?他所在的公司是否允许?

这里有个伪命题。正如我当年负责大钢厂销售,很多人找我要卖铁粉、卖水泵……首先他们认为“关系”在我这里,其次他们认为客户信任我信息化服务的能力,随之也就信任了我这个人,然后会买我任何东西。殊不知,任何大的企业购买链条,都有其独特的路径和模式。

话外摘声

阿朱(仰天长啸):大佬们,帮企业增加点业绩吧,别老消耗企业了!

樊俊:独立销售经纪人,的确是一种趋势。

31会议-首席客服 万涛:事实上,企业需要业绩,即使所有人都是sales 的公司也并没有用。

阿朱:业绩=sales?)

胡国强:SAAS模式从本质上就是License销售

周瀚:就是年订阅服务而已)

王存:对于一些新的事物、新的模式,在前进的过程中:要相信相信的力量也相信怀疑的力量,不尝试的确不知道,而要不要尝试取决于自己的状态和资源。

陆小疯:果然是哲学家,很有道理!)

王存:阿宝才是哲学家,阿朱是思想家,而我是每天都面临 TO BE OR NOT TO BE 生存问题的二逼实干者。

阿宝/阿朱:真是躺着也中枪!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观看本期活动视频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崔牛周刊(第四期):独立销售经纪人,的确是一种趋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