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崔牛周刊(第二期):什么,国内的企业互联网应用已经远超国外?

(冷酷质疑)什么,你也是牛人?怎么证明?

(微微一笑)我的观点曾在《崔牛周刊》上发表过。

(含泪望天)这才是牛到没朋友啊!

iReadyIT创始人吴奇锋:谈三个观点

1、支付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支付本身,而在于支付的场景。

2、POS(point of sale)并不等于收银,而是连接。

3、行业解决方案就应该重,轻了风一吹就倒了!

融云COO 毛炜

关于纷享销客免费,如果是真的,这是破坏性的举动,对saas行业或许产生多米诺骨牌的效应。这个头一开,很多厂商也将被迫跟进,saas从此断了一条腿,将被逼得往所谓的互联网转,前途茫茫。免费已经成了国内商业的毒瘤。

IMO创始人乔月猛

不看好现在的企业级SaaS市场!理由有三:

1、一个企业即使把所有SaaS软件配齐,也只占企业支出的0.1%。

2、SaaS市场小而分散,参与厂商多,但销售成本非常高。

3、企业级软件免费化是趋势,靠持续续费盈利也走不通。

起步软件创始人马科解读Gartner象限图

我的解读是,Oracle老大Larry看完后生气了!另外,Gartner等美国机构总是忘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们应该设立一个真正的中国分公司。

HP童文东

在企业级场景里面,你的方案不能满足全部需求,就会有别的供应商进来,他能提供全部,你就有可能被PK掉,这点与2C不同。

京东技术研究院院长 吕建伟

在基础层面上,国外互联网巨头在开源方面占据领先地位,有着明显技术优势。而在企业应用层面上,国内互联网企业已经超过了国外互联网巨头。中国互联网业界的很多创新性应用,在国外是没有的,甚至国外互联网巨头在不断琢磨、对比中国的互联网应用。我们现在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玩法”已经领先,同时也已经走出了一条与国外完全不同的道路。

云迪创始人李耀东

我可能有这样的一个基本思考:中国的企业服务,或许会走一个to C的路子。开始我们落后,然后经过资本市场的输送、推动和洗礼,最好走向本地化然后迈向国际;成为一种超越。这样的超越发生在未来的10到15年,一如今天的微信、美团和京东等。深入研究Salesforce很清楚的发现,他们的CRM逻辑思路是SAP分类模型: MarketingSalesCall center CRM Data analysis IoT 后两个深度的IT系统都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崔牛周刊(第二期):什么,国内的企业互联网应用已经远超国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