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支付本身,而在于支付的场景
支付生态链上有无数人盯着,因为这里有“钱”,有大把的“钱”,所以各家都拼杀的你死我活的。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最终消费者关心走什么支付通道?资金留存在哪儿吗?关心支付数据和商品数据如何匹配吗?不见得他们关心吧。
微信红包本质是一个社交场景,扫码点菜,然后支付,这是个吃饭场景。自动售货机,交停车费,超市购物,消费者都是对着场景去支付,只有支付场景才让支付变得有价值意义。
所以我觉得支付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支付本身,而在于支付的场景。
POS(Point of Sales)并不等于收银,而是连接
说到POS机第一个反应是这个,问POS是干啥的?答:“收银”
其实收银仅仅是POS最基本的功能之一。POS可以成为是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枢纽。通过POS商家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整合,营销活动支持,售后服务,会员运营等等,并最终实现引流,提升提单率。
互联网时代给予了POS全新的诠释。围绕着伺候好消费者,将消费者,商家,供应商连接起来,将可以让消费者“买单”的一切元素连接起来。
行业解决方案就应该重,轻了风一吹就倒了
轻和重?我指的是解决方案/产品的行业属性要足够重,行业性产品与通用产品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行业属性,如果定位是行业解决方案/产品,那么就应该让这个解决方案/产品的行业属性很重,很深。比如这个产品是给零售业用的,那么就必须非常非常了解零售业。产品的行业属性越重越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出来。当然这个不是ToVC的好方法,因为太重了,不适合快速复制,销售周期也比较长。但这种解决方案/产品往往生命力比较强,不太可能风一吹就倒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牛视角】吴奇峰:构建支付场景,连接一切元素,重向行业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