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以“新时代·新维度·新力量”为主题的第五届时代记忆峰会在天津市时代记忆园区开幕。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朱岩在此次峰会上做《要素市场创新与数字化发展》主题演讲,他表示,数字经济的新格局就是从原来以流量为核心的消费互联网过渡到现在以诚心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以流量为核心的消费互联网,大家看到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美团这些企业的发展,你就知道他的缺失诚心的问题逐渐的暴露出来了,为什么我们说传统产业互联网在做数字化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把互联网巨头拉过来。产业互联网必须以诚心为核心建立它的体系,所以它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朱岩表示。
以下为朱岩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线上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这样一个盛会,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要素市场创新与数字化发展》。
今天,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7年的纪念日。毛泽东同志讲过的最振奋人心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讲的最温情的一句话就是“要永远为人民服务”。从中国最近一百年的历史里面,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一直把人民放在了第一位,我们现在的数字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样,数字时代是回归到以人民为核心的时代。
虽然现在的技术不断的进步,我们在不断的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也进入到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但是我们没有忘记刚才张教授讲到的初心,没有忘掉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里面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这一点上来讲,所谓的数字化发展,是为了能够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中央经济工作2021年工作做了部署,在这中间我们也看到很多振奋人心的提法。当然,在八个方面的工作里面,最让我们感受深的有三个词,一个是科技,一个是内需,还有一个是系统。
科技是这个时代里面创新的非常重要的基础,但不是广泛科技,不是说我们要去追求什么样的领跑者的地位,而是要让科技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第二个词是内需,刚才专家已经做了内需方面的解读,我不用多说。后面我也会稍微展开一点,让大家看到数字内需在未来几年里对我们来说是什么样的发展机会。
第三个词是系统,我们现在面临的不是一个“点”、一个“面”,而是系统发展的问题。如果能把这三个关键词在明年的工作中落实到位的话,对我们的荣程钢铁,对其他的板块也好,都将会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
今天的重点还是从要素出发,当要素市场发生改变之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些机会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知道,“要素”是指在一个国家或者地球上有一定的资源短缺性,但是又具有创造财富的重大潜力的生产资料。我们原来比较熟悉的生产资料要素是土地、劳动力,我们的资本、科技,这类都是典型的生产要素。2020年4月9号,中央把数据作为了一种生产要素。当数据成为要素之后,首先大家觉得数据很重要,这个不用多说,在若干年前,我们已经觉得它非常重要了。2017年,中央就已经在提数据要素的概念。但今天,我们是真正开始去思考数据作为要素是怎么为人民谋福利的。从毛泽东主席一开始就是在为人民谋福利,我们所谓的数据要素还是要做这样的事情。
从这个出发点上来看,首先我们的数据要素要发挥作用,是把政府的数据开放共享,政府数据是高质量的数据,也是这个时代里面的新的像土地一样的财富。我们需要的是怎么能把政府数据的有序开放。这种开放有多重意义,第一个是增进政府治理的公平性。因为我们能看到所有部门相关的,当然是需要政府公开的数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提升政府治理的效果。第二个,这些数据意味着市场规则的转变。比如说我们把气象数据市场化,我们能够把一些工商登记的数据做市场化,这时候你会看到我们在做保险产品的时候,计算公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保险这个产业就会发生变化了。所以政府每一个领域的数据开放共享都会带来一系列的产业文明。
在今年过去的8个月时间里,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要求交数据,各个部门打通数据。我们想一想在企业内部同样,你的数据真的能够去开放共享吗?做不到的。部门和部门之间是存在着彼此的戒心,上下级之间存在着层级的关系,如果下级什么事都让上级知道了,坏了,他只能报喜不报忧,所以上级对下级要体现权威性,也要屏蔽信息。什么叫真正的民主和平等?是我们共同掌控着这个世界的数据资产,或者说我们拥有同样的数据资源。我想这个可能是促进整个社会公平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要素资源。
所以它既有着经济价值,又有着社会发展的巨大价值,在政府也好,在各个企业里也好,经过这样强有力的推动,一定会把它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
这是从政府数据的角度来看它的市场化是一个非常,箭在弦上,马上要做出来的模式,可能在2021年,大家就会看到大量的数据交易市场这种类型的商业模式。这种数据交易市场到底做什么样的事情,目前来看还没有特别好的可以参考的案例。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看到企业的数据,或者社会数据,这个量非常大但是它比较零散,所以我们需要去培育数字经济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三新”。所以为什么要发展数字经济呢,要把这些要素弄好。这些数据要素我们要想形成新业态、新模式,就是现有的业态、现有的模式、现有的思想恐怕没有办法很好的利用新要素,我就需要去变革我们的思想,变革我们的业态,变革我们的模式才有可能把数据要素开发好。这种数据要素开发叫数字化,大家注意数字化和信息化是两个概念。数字化需要向外要效果,信息化需要向内要效果,增效,流程优化。向外要效果是把蛋糕做大,怎么能够建立一个更大的产业链体系,更大的产业生态体系。所以这时候靠单一的企业去做社会数据资源的价值提升,就有相当大的难度,这时候往往需要行业协会、商会、龙头企业发挥作用。
我们需要怎么能把文化蛋糕做大,我们怎么能把农业的蛋糕做大。现在中国大量的产业链存在着劣弊驱逐良币的现象,就看我们自己周围小的经济循环,每一个环节都在计算着自己的仨瓜俩枣,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循环模式。我们在这样的经济循环之下,不叫双循环,双循环里面内循环一定是高质量的循环,所谓的高质量就是良币驱逐劣币的循环,我们创造的新业态新模式就是要做到良币驱逐劣币。就是形成新的秩序、新的管理模式,让大家在这中间有收益,每个环节都有收益,以现有的要素作为支撑就做不到,所以必须要数据做支撑。
数据要素跟其他要素融合在一起,也会导致其他要素的革命性改变。比如说跟土地要素的融合,我们也提到了农村,农村的土地绝对不是城市土地的开发方式,但是如果没有数据要素跟它融合在一起,我们既不可能开发其价值,也不可能做好其保护。我就必须用数据赋能给农村的土地,用数据赋能给农业,不是简简单单的溯源。现在一些区块链的应用,就是把农产品做了溯源,我们知道农民很不容易,但是产量来说,是有它的自然条件的限制,但我们能不能通过数据化让农民种出来的农作物能够和现代金融融合在一起,没有数据没有信用怎么做?农村缺的不是高科技,是一些基于技术的制度性建设,或者秩序性的建设,我们能不能为农村、农民建立信用体系?农村的信用怎么和现代金融融合?这都是有了数据之后,和传统要素融合所具有的巨大的创新空间。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去展开和其他要素是怎么融合的,重点还是要看怎么来提升数据要素在我们未来生产中的价值。
我们看到这是另外一副国家图鉴,4月7号,国家发改委和网信办印发的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我们打造的首先是一个数字化企业,我们做了很多的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实际上这些工作衡量的标准很简单,就是你花了这么多钱,真正能够做到内部的透明、公平吗?这样一个标准就能看到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用了。数字化企业当然我们希望向产业生态延展,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打通上下游企业的数据通道,消除这些壁垒,打破传统商业模式,然后把产业和四个方面融合。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社交网络,我们钢铁产业跟金融融合,在座的各位都清楚,跟交易市场融合也很清楚,跟物流融合也很清楚,但该如何跟社交网络融合?钢铁跟社交网络是怎么融合在一起的?国家已经提出这样的一个课题了,实际上是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的,这就是数据要素要发挥作用的地方,要在里面体现它对于传统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所以国家给的公式叫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这样的数字化生态。我把这个数字化生态用稍微技术化一点的语言来翻译一下,就是传统产业+数字技术+金融创新。我们离不开金融作为一个翅膀,但是更加需要的是如何能够做一些跨界融合,把我刚才所讲的数据要素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这是从技术上来讲,我们已经有了这样一系列的政策作为支撑,具体的做法上,就是要利用好现在的硬软两方面的新机遇。硬的机遇就是新基建的机遇,可以说它是又一次的工业革命。关于新基建,国家有非常明确的三个方面的界定,这三个方面应该说每一个方面都和企业、个人都密切相关。对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的,融合基础设施也不是只有交通和能源,我们是需要在它的传统基础设施之上,去思考我们怎么能够创造新的价值。
比如农业新基础设施,这些农业的新基础设施经过跟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之后,需要它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或者说这个农产品也好,或者我们的中药材也好,能够真正体现它自身的价值。这就需要确权、定价、交易这样一系列围绕着融合基础设施产生的数据、资产相应的操作方式,才有可能做到。
所以在这三类基础设施里面,因为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新基建的详细规划,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把这些基础设施和我们自身的创新融合在一起。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软的方面,就是数字化生产关系。因为我们除了有数字生产力,新基建就是数字生产力,还需要数字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匹配是推动时代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两者之间一旦不匹配了,就要发生革命,就要发生各种各样的产业革命也好,社会革命也好,都是归因于它的不匹配。现在的数字生产力已经走得比较靠前了,但是数字化的生产关系还没有跟上,我们现有的生产关系基本上是在工业是产生的层级化、职能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适用于据大规模的分工协作式的生产方式,而不适用于每个个体能力得以充分释放,每个人都得到最大尊重的时代需要。我们需要变革这种类型的生产关系,创造新的生产关系。
例如,中央正在推的DCP。周所周知,货币是生产关系最基本的体现,它体现的是交易方式,是人和人,人和组织,组织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一个直接的体现。也就意味这中央推出来一个DCP,意味着我们最底层的生产关系已经在发生着改变,人和人之间的交易模式,我们的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模式,国际交易的模式恐怕都会因为这样一种数字货币的出现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就要围绕着这样一种变化去变革我们自身的关系方式和交易模式。我把数字化生产关系归纳为三个特点,一个是数据透明,我们这个时代要通过透明创造公平性,没有公平就谈不上效率,没有效率就谈不上效能。通过透明,我们要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的产业生态。第二点是全员可信,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我们文明的象征,大家彼此都是可信的。我们知道信任会使得资源分配变得更加公正,这个是文明社会非常重要的标志。我们现在看到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表面上是贷款体系出了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根本问题还是在信用体系缺失上。
金融三个基本的概念叫信用、杠杆、风险,信用是基础,有了信用,我们才能够用杠杆来加大产业的发展力度。但是大家要注意,杠杆一定要加在实体经济上。杠杆不能加在虚体上面,加多了的话,就会进一步把风险放大到不可控的地方。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建立这样的信用体系就能够去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家就知道了,要上链不是农产品,要上链的是农户,是每个农民,你要给他一个信用的确认。他认认真真种地,本本分分做人,这就是他的最大回报和基础。这是所谓的全远客信。
第三就是身份对等,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规建之分。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总之,数字经济的新格局就是从原来以流量为核心的消费互联网过渡到现在以诚心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以流量为核心的消费互联网,大家看到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美团这些企业的发展,你就知道他的缺失诚心的问题逐渐的暴露出来了,为什么我们说传统产业互联网在做数字化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把互联网巨头拉过来,产业互联网必须以诚心为核心建立它的体系,所以它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我用一个模型来概括今天所讲的在数据要素驱动之下的企业模型,我们叫CPS,数据空间里面的企业。我们的企业不再只是存在于一个实体空间里面,还要生存在一个数字空间里面,所以我们是一个二维的市场。如果我们不能占据这个二维市场,只存在于实体空间,你就会被将来的数字化企业降维打击。对我们来说就非常危险了。
我有一个公式概括今天所有的内容,就是互联网×传统金融产业=重资产的轻资产化经营。我们需要把传统的产业用各种各样的新思维变成尽可能的轻化运营。不是说重资产不好,重资产非常好,钢铁产业依然有着它的朝阳性在里面。它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END
加入产业互联网雄鹰会
开拓人脉、链接资源、对接资本
热门文章
2.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姚磊文:腾讯为什么重视 To B 投资?
3.高瓴资本的产业互联网布局
4.星瀚资本杨歌:To B投资 核心是围绕产业集群
5.To B 行业容得下中年人
6.黄奇帆最新演讲: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更像是“小锅菜”
7.中国SaaS平台的三种商业模式
提醒:欢迎加入B2B内参组织的产业互联网企业家社群,与优秀B2B及产业互联网企业家进行高品质交流,收费标准:999元/人,如需了解情况,请加微信:13522657967,请备注公司+职务+姓名。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B2B内参):数字经济新格局:以流量为核心的消费互联网过渡到以诚心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