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一季度,B2B内参盘点了中国部分产业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大多数公司表现不好,9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营收同比下滑,4家未盈利。即使是盈利企业,增长率也为负。
截止2020年11月11日,已有8家公司(冠福股份、齐心集团、广联达、国联股份、上海钢联、焦点科技、生意宝、欧浦智网)发布第三季度财报,2020年前三季度8家产业电商上市公司总营收达701.93亿元,平均营收87.74亿元。其中大于百亿的有两家,分别为上海钢联营收408.99亿元,国联股份100.31亿元,其余公司均实现了过亿元收入。
营收增长率方面,5家上市公司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其中欧浦智网增长幅度最大,为222.32%。报告显示,欧浦智网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系烨辉公司受疫情影响,利用闲置资金加大了短、平、快的原卷贸易业务量,整体业务量大幅增长。此外,上海钢联、生意宝、冠福股份遭遇营收下滑,增长率分别为:—49.56%、—20.41%、—18.72%。上海钢联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是由于钢银电商结合新收入准则的执行对寄售交易业务模式进行梳理优化,一般寄售业务按净额法确认收入。
在净利润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8家产业电商上市公司实现总净利润12.08亿元,平均净利润1.51亿元。除欧浦智网亏损外,其余7家公司均实现盈利。冠福股份以2.86亿元净利润排在首位。净利润增长率方面,齐心集团、广联达、国联股份保持了超过30%的增速。冠福股份、焦点科技、生意宝、欧浦智网4家公司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营收和净利润两个产业互联网上市公司核心财务数据来看,大部分公司都实现了营收或净利润的增长,反映出产业互联网上市公司已经走出了一季度经营不良的局面。随着经济恢复的加速和国家相关行业政策加持,产业互联网上市公司整体发展将持续好转。
不可否认,上市是所有LP和产业互联网创业者的梦想,但不是终点。有的产业互联网上市后,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实现快速发展,但也有企业在经历了短暂的高光时刻后,股价下跌,经营不善,在资本市场惨淡经营。
2020年疫情加速了中国产业数字化进程,对产业互联网企业来说,这是一大利好,产业互联网驱动对产业改造、效率提升、场景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可以看到,在发展过程中,善于抓住时代机遇,转型升级,利用新技术、新模式的企业才能在资本市场立足壮大。
如国联股份,今年以来公司已通过“战役”计划、直播带货、百团拼购等多种举措实现交易订单、业绩高增长,彰显产业互联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B2B电商渗透率提升、公司业务持续向产业链延伸和横向复制,未来业务仍有数倍发展空间。
老牌产业电商上市公司齐心集团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同比增长,分析人士认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B2B业务的持续爆发。据了解,今年是齐心集团B2B业务成立十周年,十年来,齐心紧抓互联网时代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提供一站式企业服务,为客户真正提高效率,降本增效。为进一步提升在B2B办公物资领域的核心优势,齐心集团还在构建更加强大的企业数字化平台。
在建筑领域,数字化转型也一直是热议之题,尤其是今年的新基建主题,有效刺激了全产业数字化转型。成立于1998年的建筑软件开发商广联达也很好地抓住了发展机遇,公司业务重心突破“软件”范畴,扩展至软硬件专业应用、大数据、电商、互联网金融、征信等更广阔领域,同时以创新互联网思维重构商业、运营和管理模式,向“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转型。
过去的二十年是消费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许多消费互联网巨头脱颖而出。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大数据向全行业渗透趋势日益明显,企业驱动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发生悄然变革,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产业互联网正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
据B2B内参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等十多家产业互联网概念股分布在A股、港股、美股市场。而随着产业互联网企业IPO加速,产业互联网上市公司名单有望进一步扩容。就公开资料来看,目前已有多个赛道的产业互联网企业在冲刺IPO,公司通过上市募资获得资金支持后,不仅有利于整体业务的进一步开拓,同时也将提振整个产业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信心。
END
加入产业互联网雄鹰会
开拓人脉、链接资源、对接资本
热门文章
1.To B 行业容得下中年人
2.中国SaaS平台的三种商业模式
3.资本开闸,中国To B企业迎来“上市晋级”潮
4.产业互联网正处于风口前夜
5.腾讯产业互联网投资十年脉络和战略布局
6.陈威如:争取产业互联网领导权的窗口期还有三到五年
7.黄奇帆:中国在产业互联网领域还没出现真正的独角兽
提醒:欢迎加入B2B内参组织的产业互联网企业家社群,与优秀B2B及产业互联网企业家进行高品质交流,收费标准:999元/人,如需了解情况,请加微信:18201095032,请备注公司+职务+姓名。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B2B内参):产业互联网上市公司Q3季报:走出一季度亏损局面 部分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