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资本加注,巨头入场,电子签名赛道快速增长背后的隐忧

在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电子签名长久以来都是被忽视的赛道。但这两年随着资本的和巨头的入场,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以及合纵连横的迹象。
近日,互联网电子签名平台e签宝对外宣布已完成10亿余元D轮融资,再次让大家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赛道。中国电子签名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在企业数字化和SaaS化双重驱动下,电子签名巨头正慢慢浮出水面。与此同时,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巨头纷纷进入电子签名行业,或战略投资、或自推电签平台,进一步加速行业发展。
不过,在一片叫好之声中,也有声音指出,国内电子签名行业存在严重的虚火,离真正做大尚需时日。
谁是行业老大:强者恒强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的拉动下,产业数字化有利于电子签名在各产业的应用和渗透,给电子签名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艾媒资讯显示,2019年中国电子合同签署次数高达278.9亿次,同比增速高达317.5%。疫情助推下,电子合同签署次数有望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将突破500亿次。
此外,在政策上迎来了行业的发展契机。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政策驱动和政务部门的示范作用下,电子签名的接受度不断提升,电子签名应用加速各个行业渗透的趋势会加强。
虽然国内第三方电子签约市场起步较晚,但市场还足够大,近年也开始进入爆发期,从2014年至今,国内电子签名领域涌现一波创新公司。根据市场数据显示,行业已出现e签宝、上上签、法大大等头部厂商。从融资情况来看,三家企业都已走到中后期,上上签、法大大已到C轮。近期,e签宝宣布完成超10亿元D轮融资,也是迄今为止该赛道金额最大的一笔融资。

电子签名头部厂商融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电子签名是网络效应非常明显的赛道。随着电子签名公司在各行各业渗透,网络效应将日趋显著,客户将带动同一行业的其他公司选择同一平台。
不难看出,行业呈现出了强者恒强的趋势,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但对于现在三家头部平台,很难清晰明确地指出谁是老大。尽管各家对于行业第一的头衔争抢不休,但一个广泛被承认的事实是:尽管业内已经形成第一梯队,但电子签名行业仍偏早期,整体渗透率不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后续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市场的高速发展,e签宝、上上签、法大大等头部厂商的客户规模还会不断增长。
巨头入场抢蛋糕
2020年全球经济虽然遭遇了疫情黑天鹅,但不能否认,多个行业也因此攀上了新的高峰,电子签便是其中之一。电子签由于能够在线上完成法律认可的签约合同,一度成为了疫情期间,众多公司和商务人士的首选,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互联网巨头也要争夺这块新兴市场。
今年4月份,字节跳动上线了一个名为“电子牵”的在线签合同平台。电子牵作为一个电子签名平台,通俗地讲,就是采用区块链和加密技术,对电子文档进行电子形式的签名,适用于为租赁合同、合作协议、采购合同、劳动合同等业务提供线上签署服务。
此外,在2020年131-51日,字节跳动旗下飞书还与法大大进行了合作,面向全国用户免费提供1000万份电子合同签署权益(飞书企业用户2月份全账号免费使用,31-51日期间,每个企业账号提供100份免费电子合同),并提供法律保障服务。
除了字节跳动外,腾讯也有了新动作。2020年10月,腾讯在微信端上线了一款名为"腾讯电子签"的小程序,主要提供安全、便捷的线上签署服务,目前处于测试阶段,只有部分用户能够享受签约的功能。市场观点认为,这是腾讯亲自试水电子签市场的标志性动作。
事实上,腾讯涉猎电子签业务由来已久,早在去年3月,腾讯就参与了法大大的C3.98亿元融资。紧接着在今年2月初,与法大大合作,在企业微信、微信、腾讯企点三端全面上线法大大电子签业务。
此次腾讯自研的电子签业务,可以看做是腾讯在这方面市场上的一次试水,同时依托微信端的海量用户,助力该业务的成长。
再看阿里,在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蚂蚁金服与e签宝联合发布了“蚂蚁区块合约”,以区块链为底层核心技术,创造新的信任机制。随后阿里旗下的阿里云、钉钉还有支付宝都相继与e签宝进行了合作。紧接着在2019年,e签宝获得了来自蚂蚁金服领投的C轮融资。e签宝也正是成为了阿里系的一员。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其电商、广告、金融等业务均需与大量生态玩家签署合约。数字化的电子签名相比纸质合同,便捷性、安全性等优势非常凸显,所以巨头纷纷布局电子签名业务。
另外从长远看,在数字经济的拉动下,产业数字化有利于电子签名在各产业的应用和渗透,给电子签名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巨头们显然不想错过这一巨大的市场红利。行业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电子签名市场还处在早期阶段,入场越早机会越大,巨头也希望在电子签名市场上找寻到新的突破口,这将有利于其在B端市场截取更多流量,打造更高效的流量循环。
热捧之下现"虚火"
不能否认,近年来电子签名行业受市场热捧的现象。从融资上来看,自2015年至今,三家电子签名平台共迎来20次左右的融资,有17次是聚焦在上上签、法大大、e签宝三家厂商上。虽然多数聚焦在头部厂商,但不难看出,这个赛道还是备受资本关注的。
不过,在行业火热的表象下,也隐藏着不少问题。如国内某电子签名平台创始人所自曝的行业乱象:线上充值部分刷单、直销签署部分左手倒右手、渠道签署部分造假、回款造假、财务专业“两本账”造假等。
比起关注谁是行业老大,谁拿的钱多,电子签名企业更应该关注产品内容,把企业服务和数据安全做好。毕竟电子签名只需在网上完成签约流程的行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像之前爆雷的P2P网贷平台就爆出过不少乱象,这一市场同样逃避不了这一问题。
有数据显示,近50%的中国企业在选择电子签名平台时考虑的因素是平台的合规和安全性。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兼顾密码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云安全等还要有应急响应中心,提供风险评估能力。目前市场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隐私保护、牌照阵痛成为行业发展需要跨过的大山。能否拥有《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CA牌照)也成了行业“身份”的象征。
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电子合同应用场景丰富,to B市场存在很大增量空间,线上签约的需求集中爆发,这对于电子签名企业来说存在较大发展机遇。只是在这个巨大机遇之下,同样也很考验头部电子签名企业谁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
在美国市场已有DocuSign这样的成功案例,但是国内电子签名企业要想成为中国版的DocuSign,仅仅参照它的模式还远远不够,因为面对的本土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和困难。
相较国内的企业的信用体系,安全保护等还处在完善的阶段,立法针对国情做了非常细致的规定。所以在中国电子签名企业不光要在技术上规范,还在流程方面也有非常详尽的规定。
虽然中国电子签名行业前景可观,但各个玩家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有分析人士表示,“电子签名现阶段最大的挑战还是用户的认知,当客户有认知、有需求,行业才能发展。”而对于厂商而言,在做好技术服务能力和数据安全保护能力的同时,再利用资本的力量来发展扩大市场,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爆发。
毕竟现在电子签名企业们的最大对手,不是彼此,是纸啊。

END

加入产业互联网雄鹰会

开拓人脉、链接资源、对接资本

热门文章

1.To B 行业容得下中年人

2.中国SaaS平台的三种商业模式

3.资本开闸,中国To B企业迎来“上市晋级”潮

4.产业互联网正处于风口前夜

5.腾讯产业互联网投资十年脉络和战略布局

6.陈威如:争取产业互联网领导权的窗口期还有三到五年

7.黄奇帆:中国在产业互联网领域还没出现真正的独角兽

提醒:因为微信平台推送不再按时间排序,大家如果想经常看到B2B内参的文章,就赶紧星标⭐我们吧,在每次阅读之后点个『在看』,或者转发、评论、多多互动,B2B内参的推送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内。

欢迎加入B2B内参组织的产业互联网优质收费微信群,与B2B及产业互联网企业家进行高品质交流,收费标准:299元/人,如需加群,请加微信:18201095032,请备注公司+职务+姓名。

致产业互联网创业者,如您需要对接股权融资、战略咨询、供应链金融资金,请加微信:18201095032,或把您的需求发到邮箱b2b_nc@163.co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B2B内参):资本加注,巨头入场,电子签名赛道快速增长背后的隐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