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2020年巨头to B投资布局:腾讯共建生态 阿里继续强势

在中国的互联网创投江湖上,以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发起的企业投资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巨头们通过投资,将触角伸到了各个领域,并将一批独角兽发展成了各自阵地的伙伴。进入互联网下半场,腾讯强势发力,不仅在投资to B项目数量上逐年递增,风格上也开始打造生态圈,培养自己的势力;而自带to B基因的阿里则继续稳扎稳打,延续强势风格。
而正是由于巨头的热情和参与,中国to B市场也将变得更加火热和成熟。
2020年腾讯to B 投资布局
2020年阿里to B 投资布局
巨头入场 关注细分赛道
近几年,随着to B企业服务的崛起,巨头的投资布局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以2018年930变革为分水岭,腾讯的to B 投资布局逐年发力。据IT桔子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0月30日,腾讯在to B领域的投资为34起,与2019年to B投资数量持平。而在之前则是2018年不足20起,逐年攀升的投资数量凸显出腾讯对中国to B市场的重视。
相比腾讯在to B投资上的高歌猛进,阿里则很佛系,截止10月30日,共出手了10次,考虑到2020年剩下的时间,整体来看,阿里今年的to B投资与去年(13起)相差无几。
从赛道方面来看,两大巨头看不出特别明显的喜好,阿里更多的是从业务战略协同方面找投资标的,如物流、云服务、支付、财务税务、人力资源、工业互联网、跨境电商等领域,都有相关布局。而腾讯关注的赛道更是五花八门,包括了云服务、行业信息化、营销、企业IT服务、办公OA、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网络安全等等一系列的to B 细分场景,布局范围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2020年10月30日,两大巨头投资to B项目中,金额最大的项目来自震坤行所完成的E轮3.15亿美元融资,这笔融资同时出现了腾讯阿里的身影,马云创办的云锋基金领投,老股东腾讯也参与了跟投。
有分析认为,整体来看,中国的to B市场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如果将美国市场作为参考指标,中国市场可待挖掘的空间就更为显现,可以预见的是,当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都展开了行动,to B市场才可能会被越炒越火。
腾讯共建生态 阿里继续强势
之前有人论述,腾讯的投资风格属于温和派,阿里的攻击性更强。不过从现在来看,对于产业互联网势在必得的腾讯来说,也在不断扩大同盟,建立生态圈。
腾讯共建生态圈的打法也直接反映在to B投资上。据了解,在今年的3月-4月之间,腾讯连续孵化四家金融科技公司,分别为英创艾伦、蘑菇财富、今日投资、华制智能,持股比例均不足1%。3月19日还孵化了物联网智能视觉解决方案提供商——宇泛智能,其主要关注泛安防领域的长尾市场。这几家公司同属于腾讯产业加速器系列的AI加速器三期。
另外,腾讯在To B领域的投资节奏不仅加快了,而且步伐还更大了,投资偏好开始转向战略投资,逐渐驶向深水区。在所有的33起投资事件中,其中有20起是战略投资,除了一起天使轮,其余的都是中后期成熟项目,还对IPO上市后的公司进行投资。
而一直比较强势的阿里,虽然在To B领域投资数量上有所减少,但投资性质上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过去的风格。
据统计,截止2020年10月30日,阿里在to B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次数为13起,其中战略投资5起,收购1起,其余均为中后期项目,继续延续以往的强势风格。·

END

加入产业互联网雄鹰会

开拓人脉、链接资源、对接资本

热门文章

1.To B 行业容得下中年人

2.中国SaaS平台的三种商业模式

3.资本开闸,中国To B企业迎来“上市晋级”潮

4.产业互联网正处于风口前夜

5.腾讯产业互联网投资十年脉络和战略布局

6.陈威如:争取产业互联网领导权的窗口期还有三到五年

7.黄奇帆:中国在产业互联网领域还没出现真正的独角兽

提醒:因为微信平台推送不再按时间排序,大家如果想经常看到B2B内参的文章,就赶紧星标⭐我们吧,在每次阅读之后点个『在看』,或者转发、评论、多多互动,B2B内参的推送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内。

欢迎加入B2B内参组织的产业互联网优质收费微信群,与B2B及产业互联网企业家进行高品质交流,收费标准:299元/人,如需加群,请加微信:18201095032,请备注公司+职务+姓名。

致产业互联网创业者,如您需要对接股权融资、战略咨询、供应链金融资金,请加微信:18201095032,或把您的需求发到邮箱b2b_nc@163.co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B2B内参):2020年巨头to B投资布局:腾讯共建生态 阿里继续强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