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创业者该如何抓住产业互联网未来十年长周期机会

温馨提示:扫描上方二维码快速加入产业互联网雄鹰会

2020年开局不利,疫情让资本寒冬雪上加霜。
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0 年一季度仅发生 634 起新经济领域投资事件,同比下降 44.5%,交易金额共 1191 亿元,同比下降 31.3%,除生物制药受疫情利好有所上升之外,其他行业大都乏善可陈。
即使是处于风口的产业互联网,也难逃疫情影响。据B2B内参监测统计,今年一季度,产业互联网交易型项目融资数量仅有十多起,金额同比也大幅缩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停工、停业、裁员、降薪、破产、关店……一系列影响之下创业者、企业主们成为压力最大的人群之一。活下去成为大多数人的期盼。
1

做产业互联网的正确姿势

一切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美团王兴之前的一句论断在网上广为流传:2019年可能是过去10年里面最差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即使是产业互联网忠实拥护者的卫哲老师,在2019年年终也发出了这样的警示:2020年,是产业互联网最危险的一年!
卫哲说:当中国进入存量时代,也一定会和美国进入存量时代一样,各行各业,迫切要找到能够提升效率的工具,产业互联网一定是各行各业提升效率最好的工具。
2019年,产业互联网风起云涌。伴随巨头调转航向,流量红利渐退,一时间,大量资本纷纷涌入To B赛道。押注产业互联网,几乎成为了每家投资机构的主课题。
然而,资本热钱的硬币另一面往往意味着泡沫与透支。卫哲直言,与消费互联网的传统补贴与烧钱消耗相比,企业互联网的坑会更大。尽管已有巨量的资本汇入了产业互联网领域,但大多资本并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估值体系,大部分估值方法只是消费互联网估值体系的照搬。
近期有媒体撰文指出,如果一二级市场无法在估值上达成一致,会直接使产业互联网公司的投资者,尤其是后期投资者无法获得高额回报,也有可能直接造成公司上市失败。长远来看,第一批产业互联网IPO的公司还扮演着整个赛道先驱者的角色,一旦在二级市场失利,也会对整个产业互联网长期投资及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但对于大多数产业互联网创业者来说,IPO还很遥远,眼下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非常焦虑的时代。过去两年,很多行业正在经历一次新的洗牌。这次洗牌不止是宏观大环境的变化,也和资本、技术的介入到每个传统产业有关。包括产业互联网浪潮让BAT等大公司开始进军到这个市场。这也让很多创业者在思考,什么是做产业互联网的正确姿势,怎么利用好资本和技术驱动自己,在行业洗牌期不被吞并。
近期B2B内参接触到的一位工业领域的SaaS创业者略感困惑,为了更好地增加业务协同性,他打算加入阿里或者腾讯的SaaS加速营,只是在加入哪个阵营的问题上犯了难,一时难以选择。
消费互联网时代,BAT凭借巨大的流量优势触达各个角落,创业者难逃站队选择。进入到互联网的下半场后,巨头们也调转船头,发力 To B。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曾经的这些顶级玩家不再亲自下场踢球,而是进入了生态链的建设,提供底层技术与系统。
盛景嘉成科创基金合伙人曹志勇用“抱大腿”来形容创业者的选择,有时候他跟产业互联网创业者交流的时候开玩笑,建议他们抱大腿。原因是“你得进入一个生态链,你光靠自己玩,压力是比较大的。”
不过曹志勇也认为,鉴于产业互联网众多的细分赛道,各个细分产业的差异性导致需求的多样性,很难再出现类似于消费互联网赢者通吃的超级大平台。“产业互联网领域玩家多,不见得是件坏事情。在每一个细分产业,都可能会出现独角兽企业。”他说。
2

如何做一个好的产业互联网创业者

消费互联网的风口稀疏,BAT等互联网巨头体量巨大,触角越伸越长,to C的创业也越来越有挑战。相对而言,产业互联网是属于创业者的广阔天地。
不过,产业互联网生态环境预备消费互联网不太一样,对创业者整体素养要求更高,尤其是疫情之下,什么样的创业者更受投资人青睐?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曾表示,越能够抱团取暖、越能够清醒认知、越能够快速做决断、越能够快速行动起来,多管齐下去应对危机的创业者,投资人会越认可,拿到融资的机会越多,在疫情之后也会恢复得越快。
当然,疫情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在任何时候,如同做企业一样,创业者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使在疫情的严峻考验下,没有挺过去的企业和创业者,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不管怎样,创业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不应以暂时的成败论英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创业者只有具备了学习能力,即使失败了,仍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这也是投资人更青睐连续创业者的原因。
疫情期间,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吕月梅曾做客B2B内参直播间,做了一场“学习力、成长力”的在线分享。吕月梅从事产业互联网投资已有6年,期间接触了大量产业互联网各个赛道的创业者。她发现,这些行业老炮都是优秀的人物,但想要寻找更大的突破,在产业里有更强的影响力,就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成长。
学习力对产业互联网的创始人来说尤其重要,在吕月梅看来,大多数创始人都来自产业里面,产业互联网创业本质要顺应产业结构的大趋势,参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用互联网数字化的技术来为传统行业降本增效,这本身就意味着,创始人要不断跨界融合,用学习来提升武装自己,“原来水平越高的创业者越需要学习,因为过去的成绩很有可能是你进步的障碍。”
每个人的特质不同,学习的方法也不一样,吕月梅把“学习力”拆解为6点:谦卑,相信,欢喜,“要性”,多问,深思。
关于创业者学习能力的重要性,B2B内参之前所接触的投资人都有过这方面的表述,他们认为投资其实就是投人,尤其是天使到A轮的项目其实就是投团队,“其它的商业模式等都是虚的,如果没有很强的团队就很容易死掉。”
创业的核心还是在于人,一个创业项目从起点到最终商业模型成熟,可能要转型六到七次,变化是创始人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变化的环境中,创始人是否有能力去应变,或者创始人的应变能力是否足够支撑自己带领团队走到正确的方向上,这些对创始人都是很大的考验。
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B2B内参):创业者该如何抓住产业互联网未来十年长周期机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