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文/ 合众资源-3A咨询董事长 刘承元 ) 德鲁克指出,没有管理指标和目标的工作是空谈。在管理实践中,设定管理指标存在着诸多误区,容易对工作和管理活动产生误导作用,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01
管理指标不能指向管理重点
我们的顾问在调研时了解到,客户公司一年前在专家指导下构建了KPI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定义了所有部门的KPI指标,并制定了以此为依据的绩效考核标准(如表1所示)。

02
错误地设定和使用管理指标
错误地设定和使用管理指标会造成战略导向的错误,还会伤害员工的积极性。某企业把“降低人员成本”作为研发部门的重要管理指标,在这样的指标的引导下,研发部管理者慢慢失去了培养新员工的耐心,导致企业研发能力不断下降。
可以说,错误的管理指标可能比没有指标导致的后果更严重。可见,设定和使用管理指标要慎之又慎。对一个暂时说不清楚其积极意义的管理指标还是不用为好。
03
管理指标被张冠李戴
有些企业设定的管理指标看上去并无不妥,但是被张冠李戴,把某些指标放在了并不能真正承担管理责任的部门(如表2所示)。

04
错以为管理指标多多益善
某公司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经理,做事认真且深得考核“真经”,经过一年的努力确立了一套完整的KPI考核体系。有些部门负责人则向我们的顾问抱怨:公司的管理太复杂,每个月要做太多的记录、统计、报表和报告。后来看到了他们的KPI指标清单,我们的顾问着实震惊,如此细致的指标体系不累才怪。
其实,许多管理指标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不要给一个部门压过多的关键管理指标,一般设置4~5个即可。部门内的分、子管理指标数量不受此限。
以上设定管理指标的误区,已经或正在给企业管理带来不良影响。管理者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出发查找自己企业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
2020年岁末盘点已开启
点击或长按下方图片快来参评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数字化企业):制造企业考核指标的4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