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敢于务虚是产品人进阶的前提

第 39 篇原创文章

全文约1500字,读完约3分钟

《产品思维——从新手到资深产品人》是《从点子到产品》的作者刘飞的新书。从副标题可以看出本书的主旨在于帮助产品经理的精进和跃迁。我读完本书后,也有一些感悟,特此记录一下。

最近,和老板聊到“中台”这个词。他说,现在“中台”这个词非常的火爆,各种企业搭建各种类型的中台,比如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等。然而,他跟阿里的人聊,说中台这个事情,很多人把它做“实”了。很可能在阿里,没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中台系统,“中台”很可能是一种文化、理念。这个话题着实启发了我,务虚对于产品经理也许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务虚对应着是务实。顾名思义,务实是脚踏实地的做出,思考和做出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东西。在人的本性中,也是趋向于眼见为实。而务虚往往有一些贬义,仿佛思考一些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东西,会有一种忽悠人的感觉。然而,务实和务虚对于产品并不陌生。

比如,产品经理的务实是输出产品原型、输出产品文档、跟进项目上线,调研用户等实在的工作。而产品经理的务虚工作就可能是思考产品的价值、思考产品市场定位、思考产品的商业模式等。从输出物的角度看,务实的输出物比务虚的更干货。

相反,务虚的输出物比务实的更“水”一些。务虚的输出物往往都是人人都可以评论的,显而易见的大道理。比如,微信的整体产品机遇、面对的风险和挑战,任何用过微信的用户都可以评论一番。还比如,产品经理做产品要从用户角度出发,不要意淫需求。这也是个大道理。

但是,对于显而易见的大道理的深刻领悟,往往体现了产品经理之间的段位差距。比如,在《产品思维》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话题:“如何认知用户生命周期”。文中提到了一个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大致为分为:潜在用户、新用户、次新用户、老用户、衰退用户、流失用户。针对不同阶段的用户,书中提供了一种很多的思考方式。其实,这也是和LTV(life time value,生命周期总价值)的概念契合,即公司从用户所有的互动中所得到的全部经济收益的总和。

其实,再从这个话题进一步的思考,在其背后的观念的是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发展的。一个用户不可能永远静止不变的。所以,需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态度是看待它。所以,我们需要把用户区分不同阶段去思考。

再比如,在《产品思维》书中,很推崇俞军的产品价值公式: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通过这个公式,实际提供出来的是一个思考产品价值的框架: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其中的新体验是正面影响,而旧体验、迁移成本是负面影响。在思考产品价值时候,就可以按照框架从提升新体验,减少旧体验、迁移成本的角度思考。

再抽象一下看务虚和务实。务虚是得到,务实是做到。务虚是认知,务实是实践。务虚是方向,务实是脚步。只有将充分的务虚,与踏实的务实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产品经理能力。而务虚的手段,包括不断的思考和看书。《产品思维》其实就是一本务虚的书。它不教会你怎么画原型,怎么输出产品文档。而是提供一个务虚的视野和角度。

在时间管理中有一句话叫,推迟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我们倾向喜欢立刻获得满足感的事情,比如相当于读书,吃鸡游戏更容易给人带来满足和快乐。但是一般而言,读书总是要比吃鸡的收益要打。务虚的道理也一样,务虚必不能直接解决实际面对的问题,它可能只是提供了方向。所以务虚是一件不爽的事情。但是,如果沿着务虚的方向去思考,花费一些精力,最终会得到务实的路径和结果,享受一份务实带来了“爽”。

所以,读书是需要思考,读务虚的书,更需要思考。如果你思考了,高阶产品经理的段位在向你微笑。

敢于务虚是产品人进阶的前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李宽wideplum):敢于务虚是产品人进阶的前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