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 | 吴晓波频道创始人
本文选自《每天听见吴晓波》,转载请联系:吴晓波频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点击音频,倾耳听见吴晓波)
笔记之前,请先思考:
信息时代,你受到的困扰有哪些?
信息时代,会产生哪两种效应?
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信息陷阱?
一、信息时代的两个效应
前两天回了一次母校,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做了一个演讲。在问答环节中,一个小师妹站起来问我一个问题:
“吴老师,我最近经常上一个算法类的资讯平台,据说它能够计算出我喜欢什么样的新闻、什么样的关键词。因为我在网上看了两篇关于强奸案的文章,结果在后来的几天里,它每天向我推送各种各样的强奸案,让我不堪其扰。吴老师怎么看当前这种算法技术和人获取新闻之间的关系?”
在互联网上,我们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会出现两个很有趣的效应。
第一个叫做回音壁效应;
就是你在互联网上发表了一个观点,然后就会有很多人支持你或者反对你。一个人往往会选择自己喜欢和认同的那个观点,和它形成一种呼应。久而久之,一个人就好像生活在一个具有回音壁的房间里一样,你讲一句话,周边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回应,然后你觉得这个很舒服,你觉得这个就是事实的真相,这是所谓的回音壁效应。
第二个是茧房效应。
美国有一个信息学专家叫做桑塔斯,他通过研究发现,每一个人在互联网上,你会通过订阅关注的方式选择一些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来源就好像一根丝一样,不断吐出相同的信息,最终构成了一间茧房。它就把你包裹在这个茧房里。
如果说,订阅关注是你的一个主动性行为的话,那么这两年兴起的算法技术则是让你的主动性行为得到了更大的强化。它通过推送的方式是把你的关注逐渐强化,它通过主动推送的方式,让你所关心的一个信息点得到几倍的增加。久而久之,你所看到的信息都是你所熟悉的信息和你所喜欢的信息,而那些你不熟悉的不喜欢的信息,就会被屏蔽在你的信息茧房之外。
各位想,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不确定性的变化发展中,社会中这些算法基础会让你躲进一个安全的茧房,从而失去了与一个陌生世界接触的可能性。而这种状态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二、面对信息陷阱的两种方法
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我曾经在南京和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有过一次对话,我当面向他请教了这个问题:
“算法新闻会不会给用户造成茧房效应?”
一鸣在回答我的时候说,他们的工程师在建模的时候也警惕到了这一现象。当一个人上今日头条的时候,别的用户也在看他的喜好,我们会把跟你有一定关联性的用户传播给你。同时我们还在公共话题效应上做一点探索,因为事件很大,不仅要探索深度兴趣,广度上也要探索。
也就是说,这些以算法技术起家的媒体平台,也注意到了这样的信息陷阱。这也许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新的信息危机。面对这样的挑战,现在看来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我们要拜托那些运用算法的资讯平台,拜托他们的算法能够更加提升,能够让机器进行深度的学习,使得机器对人的信息的理解,由一个知识点能够延伸到一个知识面和一个知识的圈层。这是一种新的人工智能的认知技术,与简单的算法技术相比是一个革命性的迭代,那么我们希望这些算法咨询平台能够完成这样的一个技术迭代。
第二,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的。活在当今的世界中,你千万要记住,舒适感是濒临死亡的一个特征。当你在一个信息海洋中觉得非常舒适,当你在一个职业环境中觉得非常舒适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时间停滞的时候。
笛卡尔曾经说:
人啊,是什么呢?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芦苇一定不会成长在温室中,他一定生长在海边,在风暴中,在种种不确定的考验和焦虑中得到成长。就好像里尔克所说的:我认出了风暴,激动如大海。
想要了解更多吴晓波的观点?
现在仅需 180 元
你就可以拥有一年 260 期的财商早餐
每天 5 分钟的财商早餐
开启财经门外汉的商业大门
提升商界一族的财经视野
洞察喧嚣世界的背后真相
每天不到一块钱
却请了一整年的财商顾问
扫码,加入笔记侠会员!
更多吴晓波频道精选文章,点击以下标题链接☟
吴晓波:自由职业者的时代到来了
高盛报告:特朗普干不好,
明年全球谁也别想过好
后台回复“笔记侠”获得:
500位商业大咖的600篇演讲笔记
22篇读书笔记&干货版图书
笔记侠出品的电子笔记书
点击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笔记
李善友丨傅盛|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 阎焱丨俞敏洪丨李丰|蔡文胜丨段永朝丨罗振宇|吴伯凡|宗毅|吴声|伊光旭丨李欣频|王东岳...
合作伙伴:混沌研习社|湖畔大学|创业黑马学院|i黑马| 创业邦|领英中国|36氪|腾讯|京东|正和岛|中欧|微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吴晓波:算法时代,你可能已掉入信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