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身为互联网人,你思考过这几个问题吗?

封图设计 &责编| 浮灯

问题一:为什么说手机是年轻人的“精神鸦片”?

90后的世界,平常不熬个夜,周末不通宵打个王者吃个鸡啥的,简直活得不像个典型的现代人。

这不,前段时间,我的朋友圈就被徐州一位26岁年轻妈妈,通宵玩手机猝死的消息刷屏了!

更可怕的是,这位90后妈妈生前一直拿着手机,保持着一个姿势,直到第二天早上,被人发现的时候还在看着手机。

可是在家人眼里,晚上看手机的是个好端端的活人,现在看着手机的,画面早已定格。

有人说,手机让人如此上瘾,甚至不能自拔,简直就是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精神鸦片,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上瘾。

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离不开互联网。

面对手边的科技产品,我们就算没有上瘾,也至少已经患上了强迫症。

只要一闲下来,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微信刷会朋友圈,或者逛逛微博、知乎,吸吸抖音、b站。

原本只打算看上几分钟,一个小时后却发现自己依然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翻页。

这种欲望有可能伴随我们一整天,只不过很少被觉察到罢了。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一举一动,而这,正是产品设计者的初衷。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设计了。

在“上瘾”的同时,你有思考过吗?凭借电子屏幕上区区几个编码字符就能影响用户的习惯、控制用户的思维,这些公司是如何做到的?是什么因素让人们对这些产品欲罢不能?

问题二:做好用户运营能帮你省多少营销费用?

有一家公司在开发产品时,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争先预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

当这家公司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

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

这是中国商业史上少见的奇观。

消费者和品牌从未如此相互贴近,互动从未如此广泛深入。

通过互联网,消费者扮演着这家公司的产品经理、测试工程师、口碑推荐人、梦想赞助商等各种角色,他们热情饱满地参与到一个品牌发展的各个细节当中。

这家公司现象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人类信息组织结构的巨变,是这家公司对这一巨变的敏锐觉察和准确把握。

作为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是如何4年做到600亿的?

在大部分公司为用户粘性下滑愁的抓破头皮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做了什么?

能让用户积极的参与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环节中来?

这家公司就是小米!

问题三:未来,比特币将如何深刻改变每个人生活?

比特币在近几年的互联网发展中可谓是波澜起伏,其迅猛的升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2010年的5月22日,佛罗里达的一位程序员,用1万枚比特币在网上购买到了价值25美元的披萨,这是比特币第一次公开被承认价值,并产生交易。

现如今,这1万枚比特币,价格最高时,达到了2亿美金之多!

比特币被看作继互联网之后最重要的新事物。

区块链技术被视为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次的商业浪潮,其中蕴含了无数的机会。

但就像当初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前夜一样,山雨欲来风满楼,充满了猜测,也充满了泡沫。

马云在十年前说过一句话:

互联网将改变人类的方方面面。

那时候大部分人都不了解互联网是什么,而那句话也被许多人嘲笑。

区块链会是下一个互联网吗?他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比特币会成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吗?未来区块链技术有可能会改变金融吗?它将带来什么样的商业机会?你是那个敢吃螃蟹的人吗?

我们还有挖到数字黄金的机会吗?比特币会成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吗?未来区块链技术有可能会改变金融吗?它将带来什么样的商业机会?你是那个敢吃螃蟹的人吗?

就像人类进化传承中的那块燧石,给族人带了强大和富足!

最早掌握“互联网工具”的那批人,快速的获取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和能力!

怎么掌握和学习使用这柄强大的工具,当然是去阅读他的“使用指南” :

《上瘾》这本书里,对为什么有的产品会让人上瘾?给出了一个极其简明的上瘾模型: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当你读完这本书,你就能明白那些让你上瘾的产品背后的基本设计原理,甚至你也可以打造一款让用户欲罢不能的产品。

《参与感》这本书小米内部的运营手册,告诉你,为什么粉丝能够自发的参与到研发,设计,市场,宣传中来?告诉你怎样“把用户当朋友”,而这个行为会为你节省不少的营销费用。

《数字黄金》这本书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比特币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深入浅出的介绍了金融科技的过去和未来。我们是否还有机会挖到数字黄金?

感谢强大而慷慨的前行者,把他们的成功和经验,总结在书籍中。

所以说,看书永远是对自己最有效的投资!

书海浩瀚,从95年腾讯创立至今,互联网相关的图书,差不多有200万种,但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都值得一读!

我们这里有一份互联网最有价值的阅读清单,这个书单一共30本书,囊括了互联网入门,到互联网各个岗位必备技能,再到互联网人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最后展现互联网文化、行业前沿。

全面系统的梳理了一个互联网人必备的知识架构!

这份书单是我们通过亿级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发布了100000多份问卷,进行了50000多人的社群调研,2000多人的分层访谈,还有15个日夜的数据搜集与系统分析。

同时再大量阅读这些书的书评,包括媒体书评和个人书评作筛选。从中筛选了52本最值得阅读的书。

我们希望这份书单,带给互联网人的是超越(beyond)、跨度(span)、洞见(insight)与专业(professionalism)

秉承着这样的原则,最后为了进一步确认这分书单对互联网人的作用,我们十分功利心的邀请了身边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朋友对书单进行最后筛选,他们分别是:

新浪微博CEO——王高飞

阿里巴巴商学院教授——张子柯

前腾讯QQ产品经理——王凡

运营深度精选CEO­——鉴锋

互联网热销书《校园市场》作者——单兴华

他们帮助我们从52本书单中,挑选出了30本他们认为,对自己工作最有帮助和影响的书。

但是我们也考虑到对于经常996加班到深夜的互联网人来说,看书是件有点“奢侈”+浪费的事。

毕竟买30本书至少需要1000元以上,看完这30本书,可能需要1年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看书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想在上下班的路上捧着一本书看,基本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找到31位资深互联网编辑,对这30本书抽丝剥茧,将书中最核心精华的内容拆出,用讲书的形式呈现出来。

31位编辑平均拥有11年的媒体编辑工作经验,每本书耗时1个月的拆解阅读,用4种不同读书笔记整理,经过反复3次校稿确认。

最后由31位编辑共同“听”稿,一致通过,才最终交付!

这一且都为了保证最终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书中精粹所在。

通过《运营之光》作者黄有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苏杰,《校园市场》单兴华等几位原书作者的试听反馈,并得到5位互联网大咖一致推荐,我们才放心的向你推荐这份课程。

一修读书互联网训练营,从书单选择到产品设计都是针对互联网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意在帮助互联网人在60天内快速了解30本书的内容,选择性的进行精读。

听书的模式,又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比如上下班的路上,早起洗漱的时候,晚上睡觉之前。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想听就听。

同时一修还建立读书社群,不仅有老师随时督促我们学习听书,还有全国互联网圈热爱读书的朋友!说不定群内的某个好友,就会成为你日后的圈内新人脉!

毕竟一个人坚持读书枯燥又很容易放弃,但是一群人一起学习,就会相互鼓励,交流心得,碰撞出新的灵感

最重要的是,一修读书的60天互联网读书训练营课程不要钱!!!不要钱!!!不要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对,你没有看错,真的不要钱。

一修读书为了鼓励大家坚持听书打卡学习,只要你累计坚持55天打卡学习就全额退款!!!

戳二维码报名

笔记侠读者专属通道

有50元优惠券哦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身为互联网人,你思考过这几个问题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