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超负荷工作下,还会有生活吗?

封图设计|泉十七策划&责编|刘林权 王一 一

2389篇深度好文:3731 字 | 6 分钟阅读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因此你必须始终明确,不要甘于妥协。

笔记侠平台上关于“生活和工作管理”的优质笔记近百则,可依然有侠客苦苦愁思被工作拖拽,无力起身

重复性机械化劳动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生活也会少了很多乐趣,这个平衡很难寻求。

多少人主动或被动的超负荷工作,有时候想想真的“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究竟要的是什么,其实似乎又很清楚。

删繁就简,一直在给自己做减法,但仍然减不掉一些东西,可能是因为前方还是不太明了。

......

“你是谁?你想要什么?你正在做的事有意义吗?”吾日三省吾身因为失去了对生活的自我赋能而渐渐淡忘于脑海中,消逝于日常行为中。

言于此,再问自己一个问题,这般节奏错乱,低效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究竟是责备工作,还是怪自己?

有人认为平衡工作和生活是一种伪命题,有人觉得工作和生活可以明确区分,众说纷纭,无论对错。但其实问题的根源仍在于你自己,即你有没有真正做好准备,成为生活的主导者。

我们邀请了十多位侠客们分享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管理经验,挑选出了其中5位,和大家一起反思该如何让工作和生活并进。以下,enjoy:

@鹅妹子嘤27岁 女 产品经理

“下班后绝不谈工作,周末也绝不”

我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感比较强,喜欢借助工具来保持劳逸结合的状态。尤其是番茄工作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当然,刚刚使用番茄工作法的时候会遇到时间把控不住的情况,或者被打断,这个习惯我大概用了2个月去养成。在电脑上我有借助锁屏工具,一到25分钟就强行锁屏5分钟,然后慢慢就习惯了。

那我具体是怎么利用番茄工作法的呢?

如果是需要耗费1-2个小时的工作,会在30分钟左右的时候,放松一下自己的状态,起身走走。

而在专注做事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若10分钟仍然困顿,会先考虑将该问题标记,先解决后续的问题去,先把容易解决的事情处理完,再回头来解决遗留问题。实在不行会寻求帮助。

每天结束时,会复盘自己当天处理的事情哪些轻松完成,哪些完成比较困难,以及困难的原因,并总结方法技巧。

我的原则里有两个坚决:

第一,下班后绝不谈工作。

我平时下班后就喜欢去健身房锻炼,跑步,器械或者搏击课,同时会留出一段时间边听音乐边看个5-10页的书,让自己静下来,放松下来。之后会闭眼安静冥想10分钟,让自己在冥想时什么都不想,躺下来放松全身。

第二,周末绝不谈工作。

周末一般会坚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领导来工作会看事情的轻重缓急,通常情况下,比较少出现必须周末完成的。但如果真的出现会先评估一下最佳解决方案,再执行它。并且会跟领导确认完成时间节点。

焦虑当然会有的,但是每天冥想和锻炼,也就成了压力释放的方式。

@Yang 26岁 女 内容运营

“多增添具备仪式感的小事”

高效工作不加班,业余兴趣齐发展。有空亲友常联系,身体常健可持续,工作发力有效果。

这5条生活之道基本上是我保持高效生活的准则。

具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就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工作之余,空出时间锻炼身体。不一定是要去健身房,可以与三两知己,约跑步,打球,或瑜伽。有好精力才能更好的工作状态。

第二,凡事做好提前准备。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生活过得舒心,需要用心经营。在工作上高效做事,减少加班频率,业余时间可以做自己兴趣爱好的事,培养自己多方面、全方位的能力。

第三,在生活上,多增添仪式感的小事,比如做一顿好吃早餐,每天听一本好书,给家人一个电话问侯或拥抱等等,总之心若向阳,世界明媚。

在我看来,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未完成的事情一直在脑海里提醒自己,可以先完成再完美。设置任务分项,将一件事项细分成多个小完成项,做时间的甘特图推进进行。

比如我在工作中,完成细分任务时会按照任务强度设置完成时间,也叫番茄工作法。根据每次自我预测完成时间来预估自己的完成能力,不断评估完善自我。 每晚睡前回顾总结今天优缺,也记下明天要完成的事项。

大部分的焦虑是因为做得太少,想得太多。人在职场要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问题。请教前辈,与人倾诉,查阅书籍,适当放松自己等等。

@李萌 32岁 男 市场推广副部长

“我想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掌控”

在我看来,平衡生活和工作的根源在于你自己是否想主动改变,想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掌控。

我几乎每天会在早晨6点30到8点30期间,花1小时锻炼,1小时看书学习,这段时间会让我觉得属于自己的掌握范围,属于自己的成长时间,一天都会心情舒畅;

如果因为加班或者其他突发性时间,没有时间向上就会感到焦虑、紧张,但是这个时候也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进行调整。

工作过程中任务量过大时,一般采取梳理事物重要性,哪个更重要,什么最重要;把自己的解决方案想法找人调研,听取意见。

每天在工作结束的时候进行工作日志梳理,写明今日结果、明日计划,工作中的长短板。这个是部门领导的要求,从我们入职到现在一直这么做,就习惯了。

梳理每日工作可以看到今天完成了什么,有什么值得继续的,什么值得修改的。明日工作计划,提前把重点工作排期做好,第二天就是在忙再乱把工作计划拿出来一看就知道自己的重点工作有没有完成,还差多少。

目前来说工作时间、学习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生活方面分配的时间很少。因还处于双城生活,暂时无法实现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计划3年内实现同城生活,目前已经过去半年,还有584天。

@路人甲 24岁 男 用户运营

“做什么事情都要眼高手低”

如果单纯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我觉得工作和生活是没法平衡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减少工作和生活的矛盾。

日常来看,我一天有八九个小时在工作,会抽出至少一个小时来看书,看书的时候比较简单,不会让自己想太多,每次看书能够有所发现和感悟也会很高兴。我相信生物用进废退,所以要经常使用自己的大脑,现在已经明确感觉记忆力有所下降了,所以现在有计划去背诵一些东西,中国的古诗词或经典著作。

工作过程中偶尔会焦虑,但是这个时候我一般会及时从工作中跳出来,而不是一味沉浸其中,闭上眼睛休息一下,然后在脑海里把工作梳理一下,或者找其他人帮忙尽快解决问题。

焦虑来源于矛盾,想要缓解焦虑就必须做好减法,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但是问题永远解决不完,所以看远一点,焦虑或许就少了。

平时不太喜欢刻意去管理自己的时间,但是重要的事会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每天晚上睡觉前也会在脑海中总结一天的工作,同时梳理一下第二天要做的事。

“吾日三省吾身”,虽然做不到三省,但是每天晚上在脑海里反思和总结自己一天,也会感觉比较充实,每天都在进步,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反省。

我个人认为生活可以随心随性随缘,但是工作和学习必须讲究效率,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眼高手低”,既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专注,沉下心去做,形成一种心流体验,同时也要及时从工作中跳出来,从全局去把控,更好地指导工作,我觉得这有点像马克思哲学里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筝小钱 30岁 女 高级运营经理

“工作和个人品牌的平衡是真命题

我认为平衡生活和工作是一个伪命题。任何一方面的成绩突出,都是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的。只是这个牺牲的人是否自愿,以及牺牲的是否损伤过度。

而工作和个人品牌之间的平衡,是一个真命题,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彼此受益的。

为什么?因为你通过业余时间的努力,积累了个人品牌,为工作所用,领导因此支持你去学习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

我的时间分配是按月,每个月差异比较大,这跟月目标有很大关联。每个月我只有一个重心,比如7月份重心是课程推广,6月份重心是课程开发,5月份重心是工作,三四月重心是陪伴孩子渡过幼儿园分离焦虑期。

而在工作当中,我比较喜欢借助一些时间管理的工具,使用时间长了,基于一些痛点自己制作了一套时间管理清单体系,它在《极简时间管理课》里有详细介绍,是Beginning Return Endding清单,专门解决因为小事出错打乱全盘时间管理计划的问题,不再犯重复性错误。

其实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精力管理,精力管理的来源我认为有4个维度:体能、情绪、思维、意志。如果精力不济、时间紧张又任务繁重,最关键的不是去做事,而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快速恢复精力。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我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四个要点:

第一,教练式自我对话。我焦虑的到底是什么?是我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还是其他人给我的压力,还是我想当然以为别人在给我压力。

第二,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不满足的是什么。

第三,理清是任务太重,超过了一个人的时间管理范畴,还是工作太难,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第四,找到解决方案,干不过来的就外包,找不到外包的就找领导要资源。超过自己能力的先跟领导沟通,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预计完成标准,问问领导是否到了他的及格线。

我觉得不管是时间还是精力管理,能够结合当下时间精力情况立刻判断适合做什么最重要。

来自侠客们的祝福

近期笔记侠获有道云笔记第二季度“微信价值排行榜”第4和印象笔记“自我学习榜”第5,深感荣幸。

为各位侠客们传道、授业、解惑,让师者们的声音变得更加响亮而透彻,是笔记侠这三年以来一直在秉持的一件事。

所以有时候会觉得放大自身的价值其实很简单,做一件真正能够帮助到他人的事情,坚持做,持续做,时间自会反馈。

在如此意义非凡的时刻,也收到了各位侠客们的衷心祝福,摘取了其中几则和大家分享,是幸福,是欣慰,更是动力。

1.简洁又不失深度的:

    坚持难能可贵,在这个知识碎片化的时代希望笔记侠用自己的姿态特立独行。

    雕琢自我,普惠他人,这句话就概括一切了 。

    笔记侠提供适用的产品/服务而不失珍贵,优秀的团队/素养而不失贴心,定能拥有优秀和正在追求优秀的顾客。

    2.看了之后想哭的:

    个体的学习,除了需要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还要有一个持续、稳定、优选的资料来源。

    我认为笔记侠就是一个对优质知识进行再度解读、整合、发布的学习平台。希望笔记侠持续,精进为终身学习者持续输送价值。

    之前从未了解过笔记侠经过近段时间的阅读,对笔记侠里的知识内容以及笔记侠的名字印象极为深刻 是我关注公众号最为出色的一个。

    近期还在阅读笔记侠的干货,还没有消化完觉得非常有意思,每一篇文章都收获了不同的思想观念。以前从未有过阅读这个嗜好。

    自从,关注了笔记侠,让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对知识极度渴望。

    笔记侠在近几年的发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在商业知识领域给众多职场人提供精神粮食和深度学习平台,有口皆碑,关注“笔记侠”公众号也多了。

    最近前后也相继获得“有道云笔记”和“微信价值排行榜”排名第四的成绩、印象笔记“自我学习榜”排名第五,众望所归,相信笔记侠未来会越来越好。

    衷心祝愿笔记侠在商业学习平台上争做第一,带着所有侠客们共同成长跃迁,一起做更好的自己。

    3.提出中肯建议的:

    首先恭喜笔记侠获得两项排名前五的好成绩,笔记侠在优质内容方面,都是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这里提的建议就是笔记侠在用户知名度这方面还需要着重提升,最好主动策划一些事件营销,可以带动品牌生命力。

    我是有道云笔记2年的老用户,看到笔记侠上榜很开心,希望能一直待在榜上,作为用户也很光荣。

    希望笔记侠能更多的为大家提供资讯,也可以多多开展线下活动,让大家不止是学习还能有机会把学习到的内容转化到生活和工作中。

    而且大家都通过笔记侠认识了天南地北的朋友,如果有机会在线下认识并多多联系,拓宽视野,我觉得也是很好的。

    留言区燥起来

    关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你的想法是?

    福利:点赞前三走心回答将获得刘润老师《5分钟商学院》工具版 一本!

    笔记侠好文推荐:

    如何把一天用到极致?

    对话零售女王厉玲:多问几个问题,机会永远都在

    掌握这8大方法,解决人才紧缺问题 | 附干货清单

    看完了,给笔记侠点个赞再走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超负荷工作下,还会有生活吗?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