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进化论》专栏·第147篇
文| 马畅审校|马畅
音频录制|李盐值班编辑|胡铁花
第5386篇深度好文:5803字 | 15分钟阅读
一、2021新起点:从会定目标开始
一言堂的企业由于缺乏战略共创、战略共识的过程,战略是拍脑袋、拍桌子定出来的,全体员工都看不到行业趋势、看不到竞争、看不到自己的成长。
日本经营四圣中的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两人,都曾在企业内部提出“玻璃式经营”的管理哲学,信息像玻璃般透明的团队协作,本身就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法。
今天,传统企业如三一重工,互联网公司如多点DMALL、边锋集团、易来智能科技、玩加电竞、网眼等,都在积极使用飞书的OKR工具,为的就是在公司内部更好地推行目标管理法。
“我们很多Leader比较年轻,没带过团队,需要方法论和工具帮助实践。而且现在业务复杂度越来越高,需要给员工授权,让员工主动思考。”
随着公司快速扩张,网眼CEO徐健发现,做事情应当提前预估资源,业务支持需要提前对齐和协同,而不是被动协同;同时,面对业务复杂度高、管理层能力有限的情况,决策制定更需要群策群力。
“飞书0KR工具能帮助大家一起来思考如何做对的事情,高效地做事情。”
网眼的员工也纷纷点赞飞书OKR工具,原因是里面的小功能非常实用,比如划词评论、全局评论。
“信息透明、随时评论,可以明确自己到底达成了什么目标、实现了什么价值,明显感觉到工作效率提高了。”
在使用飞书OKR工具短短几个月后,网眼的团队成员就开始能够超水平发挥,部分周期目标提前完成,个别部门业绩增长明显。
“飞书OKR能够很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制定OKR时,设了比较有挑战性的目标,最初也对过程和结果都有担心,还好在拆解团队目标、明确个人目标、评估目标完成度的各个环节都提高了效率。”
CEO徐健感受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快感。而且在效率工具的辅助下,OKR目标管理法本身的能量也源源不断地被放大。
二、开局唯艰,高效者胜
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体验在线办公的感觉,哪家企业效率更高,自我恢复的速度就能更快。但疫情过后,员工们回到了企业,人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办公工具?
事实上,工作效率低,早就是大量企业的顽疾,疫情不过是放大了大家平常不重视的问题而已。
“跟一群话很多的脱口秀演员开会,效率实在太低啦。”从去年开始,笑果文化品牌副总监文森特就经常因为和演员们开会低效而烦恼。
作为一家内容创意公司,笑果文化本来就要处理大量的文本,还要不断根据新创意修改文本,因此效率是重中之重。然而,脱口秀演员们七嘴八舌总是容易跑题,这让人哭笑不得。参会的主持人,总是忙于在会议一次次走向发散的时候,把大家重新拉回主题。
其实不论是脱口秀演员,还是其他职业和岗位,在知识型经济的今天,每家企业都比过去更加依赖员工的个体智慧,所以在线会议中的跑题、辩论、争执等现象必然层出不穷。
拯救了文森特的是,从今年1月初,笑果文化团队开始全员“学习用飞书”。疫情爆发后,公司管理层紧急用飞书文档写了一封内部信,同步到大群,团队成员随时可以点击文档阅读,添加评论和留言。
再者,飞书协作空间,既可以自建文档、共享文档,也能云储存,每个人的文档处理压力都大大减轻,这简直是内容工作者、创意工作者的福音。
这也是为什么连罗永浩、李诞、Papi酱的公司都在使用飞书的原因。这些互联网公司是典型的“知识型公司”,只有更加扁平化、透明化、协同化的管理,才能满足它们激发个体创造力、内容不断迭代、组织更加敏捷的需求。
疫情最严重时期,所有企业都只能眼睁睁看着账上亏损,不能复工复产。就是这个时候,有一些企业认识了飞书。
让这些企业正式依赖上这款软件的,正是飞书的OKR工具,这一工具被大家称赞最多:
利用OKR工具,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可以及时、迅速地查看到同事接下来每周、每月乃至季度的目标规划,彼此对齐日程、产出和目标。疫情时,这样的功能成功让许多团队避免了在无法面对面配合时,行动上出现混乱。
试想,一个团队如果连目标都不清晰,信息都不透明,效率根本就是空谈。
所以张一鸣才会说:“决策指令不是单纯的上传下达,而是让同事之间通过提供上下文,通过内部信息透明来解决问题、做出决策、提高效率。”
字节跳动以身示范,对全球10万名员工进行OKR管理。飞书OKR工具经过了字节跳动的亲身实践,也已经足够成熟。在飞书上,任何员工都可以看到任何其他同事的OKR,以及基本信息、汇报关系等等,其中也包括张一鸣本人。
OKR的这种透明化,使新员工进入企业后,也很快就能知道部门本月的目标是什么,自己要干什么工作,不用再花费很多时间去来回询问Leader。字节跳动副总裁谢欣说:
“哪怕是入职第一天的员工,不要说看到我的OKR,张一鸣的OKR也都可以看到。这个主要是确保大家工作目标的一致性,以及让你非常快速地了解一个人的职责。”
在效率上追求极致,飞书这种风格非常对“极客”们的胃口。从今年开始,极客公园整个公司的协作也从其他办公工具全面迁移到了飞书,其创始人张鹏谈及自己的使用感受时说:
“飞书能够让每个人用起来‘挺爽的’,非常难得。”
——张鹏说“爽”,在于界面清爽;雷军说“顺”,在于效率极高。飞书追求的已不是单纯的办公工具,而是真正的效率工具。
“在以往,泰洋川禾内部一场三十、四十人的跨部门会议需要开两个小时;使用飞书后,会议时间普遍缩短到一小时以内,节省时间50%以上。”泰洋川禾集团执行副总裁霍泥芳高度认可飞书带来的高效。
效率这件事永远是关键。据一组统计数据显示:
飞书平均每次会议节约时间87分钟;
每个跨部门项目节约12847分钟;
每天每名销售增加客户拓展时间102分钟;
每次招聘面试节约时间23分钟;
每个异地协作项目节约时间6316分钟;
每次知识流转节约时间18分钟……
飞书,已经成功让一部分团队先“飞”了起来。
先飞得快一点,这就是直到现在,很多企业还非常依赖飞书等效率工具的原因。疫情刚扩散的前几个月,在线办公还没能被人广泛接受,但当大家使用了效率工具之后,发现在线办公的效率还不错,不仅能满足在家办公的场景、多人会议的场景、在线协作的场景,更能在员工回到公司后,继续解决开长会、开大会的顽疾。
飞书的一站式工具(All in One)不仅整合了几乎所有日常办公和管理会用到的工具,还可以和企业现有系统、第三方工具很方便地进行集成,其以OKR为代表的工具,为企业打造了上下协作的统一入口。就像极客公园CEO张鹏理解的那样:
“现在飞书这种工具,等于把一些追求效率的思想和方法,封装成一个用起来很爽的工具,这极大地帮助整个团队,把基本功提升了一个台阶。”
——观今年之变局,经济发展,潮起潮落,这是正常规律。在大浪潮上漂浮的企业和个人,不要被激烈变化的环境所频频扰动,陈春花教授主张大家心态要“从容”:
管理者要从对外部机遇的过度关注中,回归企业内部,从从容容地在核心目标、关键结果、运行效率等方面,实实在在地修炼;这样去做,无论风口来或去,自由翱翔的依然是你和你的企业。
尾声
2020年,不论你怎么定义,它都已成序章。
这一年,部分人、部分团队先“飞”了起来。
但2021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局之年。
接下来的一年,效率依旧是主旋律,在数字化转型的漫漫长路上,效率工具也将是每个企业和个人的标配武器。
不断重塑自己的能力,不要被过去的经验束缚。
企业咨询|企业内训|线上、线下企业大学
课程团购|定制化培训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企业深度学习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告别低效!2021年如何高效到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