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本文将分析亚马逊创始人、CEO 杰夫·贝佐斯提出的“客户痴迷”究竟是什么,如何运用“客户痴迷”理念打造战无不胜的团队。
责任编辑|念语 第4683篇深度好文:5569 字 | 10 分钟阅读
组织管理
什么是“客户痴迷”?
“客户痴迷”是否等同于“客户永远是对的”?
如何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团队?
亚马逊创始人、CEO杰夫·贝佐斯提出的“客户痴迷”,让亚马逊(amazon.com)从车库里的一家初创公司跃升为全球十大企业之一。
贝佐斯曾在2017年致亚马逊股东的信中写道:
有很多种方式来聚焦业务。您可以关注竞争对手,可以关注产品,可以关注技术,可以关注商业模型,还有更多……而在我看来,聚焦在“客户痴迷”是最能保持“第一天”的活力。
随后,他还做了解释:
“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有很多优点,但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因为客户总是将不满意隐藏得很好。即使客户表示非常满意;即使客户还不了解自己想要更好的东西。而你取悦客户的欲望会驱使你为他们发明。正如没有任何客户要求我们提供Prime会员计划,但是事实上这是他们的需求。我可以为你们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
同样,“客户痴迷”也是苹果公司的核心理念。
乔布斯在1997年苹果开发者会议中说道:“你必须从客户体验开始,然后反向去寻找技术。你不能先从技术开始,然后想办法把它卖掉。”
由此可见,对客户越痴迷,技术才越能落地变现。
那究竟什么是“客户痴迷”?如何将“客户痴迷”运用到组织中,实现业务增长,赢得市场呢?
一、“客户痴迷”究竟是什么
有的人说,“客户痴迷,就是全方位服务好客户,时刻记住‘客户永远是对的’”,很多服务行业都把这句话作为企业理念。
事实上呢?我们先用“恋爱法则”想象下。通常,追求者对于被追求者是迷恋的,那他如何获取“芳心”呢?是不是要先要了解对方,研究对方呢?知道Ta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然后再投其所好。并且,最终两个人能够走到一起,也是彼此能够满足内心的真正需求。
这就是“客户痴迷”。就像杰夫·贝佐斯所说的,取悦客户的欲望会驱使你为他们发明。
我们再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什么是“客户痴迷”。
所以,真正的“客户痴迷”并不等同于“客户永远是对的”。相反,“客户痴迷”是利用数据驱动的洞察力,通过不断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有意义的体验来增加客户终身价值的外在业务方法。
“客户痴迷”意味着所有的对话和决策,不仅通过顾客的视角被检验,而且被顾客“自己评价”。这种对客户的高度关注意味着企业会发现自己在推动行业领先的创新。
事实上,要想推动“客户痴迷”成为企业的理念,打造组织的核心,先要把它成为一种文化。同样,它也是企业的血液,必须流淌在企业的组织中去,为企业打造团队,提高业绩。这才是“客户痴迷”的终极之善。
二、先让“客户痴迷”成为企业文化
改变企业的内部心态绝非易事。如果你想培养“客户痴迷”的企业文化,领导层必须先把它视为竞争策略的唯一的方法,甚至是核心的信念。
2019年9月10日,20岁的阿里巴巴公布“新六脉神剑”,全面升级使命、愿景、价值观,将客户放在了首位:“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可见,“客户痴迷”在各大企业战略中越来越被重视。
华为公司营收从0到7000亿,很多人问任正非,你的法宝是什么?任总表示人力资源就是华为的宝。而华为人力资源核心的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倡导和建设以客户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不是以领导者为中心,而是屁股对着领导,脸对着客户。
任正非出差,从来不带随行人员,自己拎着箱子,全球到处跑。如果有干部去接,那他就等着下台。但是如果有客户到华为,公司专门用于接待的豪华车就出动了。
接待客户用的红牌一放,在华为通行无阻。奥迪A8、奔驰、宝马等,全都是豪华车,司机都是从退伍军人中选拔的,白衬衫、白手套,绝对标准。这就是华为极致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表现。
华为研发产品,并不是研发技术人员说了算,而是一定要根据需求来开发。1998年华为开启IPD流程变革以后,确立了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中心来开发产品的策略,使得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深入到了华为管理的各个方面。
从公司董事长到销售与服务总裁,再到地区部总裁,都要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谁不这样办谁就下台。
可见,“客户痴迷”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战略。但它不是口号,不是训诫,是实打实的制度。
我们就来看看华为从制度上、战略布局上如何做到“客户痴迷”的呢?又如何运用“客户痴迷”为企业带来价值和利益的呢?
三、最终“客户痴迷”是用来打组织的
在组建一个以“客户痴迷”为理念的组织前,我们要明白,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产品?服务?交付?
缺一不可。哪个环节的疏漏都将是失去客户的因素。
因此,在华为内部有一套制度,构建出铁三角组织,打造面向客户竞争的利刃。
任正非曾这样说,铁三角,并不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制约体系,而是紧紧抱在一起生死与共,聚焦客户需求的共同作战单元。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满足客户需求,成就客户的理想。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客户痴迷”的精髓并不是客户说了算,而是打造最精锐的组织去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创造客户的需求。
但是如果我们的业务、产品和华为公司并不相同,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又如何设计自己的铁三角团队呢?
1.如何设计组织
刚才我们说了,针对于产品力、销售力、交付力这三个要素,我们需要三个角色来落地,即产品力对应的是产品经理,销售力对应的是客户经理,交付力对应的是交付经理。为了销售成功,从这三个维度打造一支销售铁军。
这三种角色分别有各自不同的站位:
客户经理:维护普通的客户关系,要能够识别关键客户的决策链条,找到关键的决策人;
产品经理:构建优秀产品与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站在客户角度,满足客户需求,帮助客户成功;
交付经理:思考更好的方式、方法,按照给客户的承诺交付到位。
这三个角色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聚焦于一点,就会发挥不一样的效力。
短短几年时间,这家运营商就进入了该行业前三甲,也推动了华为在整个欧洲市场的渗透速度。这是通过产品力去打开客户缺口的成功案例。
2.如何进行人员配置和搭建
既然明确了为了更好服务客户的三个职能,那如何把人配置起来呢?华为为了解决人才分配难题,设计了一个很有规划性和长远性的机制,叫做指令性调配。
指令性调配指的是不同岗位之间的人才输送。例如,华为的客户经理大部分是从产品经理岗位输送而来,这两个岗位最相近,把优秀的产品经理输送为客户经理,难度最小。而产品经理一定要有技术背景,那么就做另外一条关键的人才链,研发体系每年要输送大量的研发工程师到市场线来。
研发体系要发挥人才储蓄池的作用,尽可能多招人才,经过培养以后,将合适的人才输送到产品与解决方案部门。产品与解决方案部门中优秀的人才又可以输送到客户经理岗位,从而形成一个正向发展的人才链条。
至于还有一端交付力,是由区域供应链或者全球技术服务部的交付经理承担,更好地贴近一线,从前端的市场竞争开始,就能够全面统筹供应链交付能力,这也是保证交付的关键。前端的区域供应链、技术服务经理,由机关部门负责招聘、培训和派遣补充,由此形成另外一条强大的人才供应链体系。
这样一个有序的人才供应链的主链条,从产品经理到客户经理,确保了华为在铁三角组织中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最难获取的客户经理人才。
铁三角组织是华为构建有特色的销售铁军的根本,是基层的战斗组织,而这个战斗组织发挥出来的是一个组织的合力。这种组织合力的难点在于持续构建优秀的人才。
如果也想构建这样的销售铁军,配置业务一线人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改变,实现良性循环的。
四、任何一个好的组织都是可以学习的
如果在把组织力基础上加强营销能力,加强营销队伍,其实也可以像华为一样,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特色来。
在这个过程中要纠正一个认识,即怎样形成组织合力。产品力和销售力的组合其实是一个难题,很多产品体系的领导不太关心销售结果,认为销售结果只是销售的事情,跟产品没有关系,而其实构建一个强大的产品力才是真正推动产品前进的核心。
而打通人才链条,也必须是企业制度进行推进的结果。研发部门愿意输送人才到产品解决方案部门,而产品解决方案部门又愿意输送到客户经理岗位,从而打通人才链条。
但往往研发部门根据自己的素质模型所选拔的研发技术性人才没有办法向市场部门输送,因为他们在沟通思路等方面达不到市场的要求。这很大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这方面的强制要求。
要做的是,加强人才供应链的指令性分配。在做强、做大客户界面上配置类似华为的三个角色。这三个角色各自的职能必须非常清晰,相互协同,发挥一线呼唤炮火的作用,从而取得成功。
很多中小型企业还可能会说,我们没有像华为、阿里一样的资金和资源,如何能打造一支销售铁军,来推行“客户痴迷”呢?
首先,任何一家企业最大的资源就是人。从“人”着手,更大可能挖掘员工的价值。学习先进理念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打造一支属于自己企业的团队。“客户痴迷”,就是中小型企业找到自己优势,赢得客户,获得市场的法宝。
除了要学习如何打造组织,前提还必须学会“识人”来获取企业最大的价值来源,并通过先进的激励法则来帮助员工成就更大的事业。
简而言之:选好人,分好钱,摆好队形,这才是当今这个VUCA(总在变化、总在革新)时代,最战无不胜的法宝。
让我们看看,冉涛,前华为全球招聘团队负责人、人力资源与战略专家,他是如何讲述华为选好人、分好钱、摆好队形。
他曾任销售、财务和人力资源等多个中高层管理职位,陪伴华为度过了多次危机,出书讲述了华为从0到7000亿发展的四大阶段的人才战略和落地方法。
为了帮助深受人才管理困扰的领导者/管理者,冉涛老师将身在华为时的亲历、亲为,融会贯通成《冉涛·21天华为人才管理突围营》,讲透华为高速发展背后的人才战略支撑和人才管理方法。
突围营将带领你进行三周实战蜕变,每周一个环节,主题精讲、人才鉴别、疫情试炼,真正帮助你把这套系统知识内化,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落地应用,从公司战略到人才管理上发挥实效作用。
第一周人才鉴别环节,学习应用华为找对人才的五个标准。这个环节你会进行为期3天的人才观影会,运用华为人才的5个标准,对视频片段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妙趣横生的观影方式帮助你真正理解应用这5个标准。
冉涛老师将会在3次观影之后,对影片中的人才特质,结合企业的文化、业务特点、发展阶段、匹配方式等进行综合评点。
第二周主题精讲环节,精选冉涛老师《华为人才管理30讲》中内容,班主任全程进行导学,帮助你深化学习,了解华为人才管理流程,学会华为人才管理的方法。
第三周疫情试炼环节,此次疫情想必你会有不少的疑问或者面临着一定困难,疫情下该不该裁人?如何调整组织构架来应对此前的危机?在危机下该如何做好激励管理,激发团队的战斗力?冉涛老师精选疫情中你可能最关注的这3个问题,以学员真实案例为背景,带领分析讨论,为你指点迷津。
如果你:
想要解决疫情期间人才管理难题;
想了解人才体系,建立成功战队;
想掌握用人方法,创造更高业绩;
想学习华为的成功路径,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职场人士。
欢迎加入冉涛·21天华为人才管理突围营!你将获得:
1.专享社群班主任为你提供导学服务;
2.与CEO、高管同学进行高频学习讨论,进行优质资源互换;
3.与专业导师面对面的5次直播答疑,探讨案例,获得经验;
4.理论、研讨、实战相结合,让你的学习之旅有伴、有料、有趣。
扫描二维码
加入突围营,三周实战蜕变
在疫情中,用华为经验,为公司选好人、分好钱、摆好队形,实现人才价值翻翻!
听听他们怎么说
突围营中,
音频课程共30讲,
可永久无限次回听学习。
如何学习特训营中音频课程?
关注微信小程序:更新学堂
点击“我的”查看已购课程,即可学习。
购课后入群请
添加班主任微信:gxbzr02
扫描二维码
加入突围营,三周实战蜕变
戳此加入华为人才管理突围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痴迷客户,才是任正非乔布斯贝佐斯的第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