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一顿吃饱,还是一直吃好”标题的时候是牛年正月初四凌晨的四点。此时,窗外寒风四起,天气一改大年初一初二的风和日丽,似乎是在提醒人们冬天还未过去,凛冽依旧。想写一篇关于 IT 咨询的文章,缘于春节前与一位 IT 咨询界“老人”的一次聊天。我们聊了很多关于 IT 咨询的话题,从全球的 IT 咨询厂商,到中国的汉普咨询,再到现在中国的 IT 咨询业。中国本土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 IT 咨询公司,1997年汉普咨询曾经风光一时,但是随着被联想收购-转投亚信-再被中软国际收购,最后偃旗息鼓,有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式的悲哀。汉得信息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成功上市的 IT 咨询公司。仔细去看 IT 咨询公司的业务,核心基本是两种:一是 IT 咨询;二是帮原厂实施项目。在与他聊天的过程中,我随手在纸上写下了两个标题:一个是“一顿吃饱 还是一直吃好”,一个是“腹背受敌的 IT 咨询”。最终我还是采用了前者,因为后者太过负面。其实在很多年里,我都很难分清楚“ IT 咨询”和“IT 规划”之间的关系,感觉唯一不同的是,IT 咨询需要从外部请顾问或者公司来完成,而 IT 规划则大部分是由企业的 IT 部门自己主导来完成。“管理咨询的项目往往会比较贵,而 IT 咨询则很难做到高价,IT 咨询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在之前的信息化时代,行业里有几句话或许能让大家判断 IT 在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眼里的价值。一句是“中国的企业主愿意花几十万给小三买辆车,而不愿意花几十万上 ERP ”,一句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对 IT 本身的价值认同尚且如此,咨询就更惨了。实际上,管理咨询是在对老板贩卖焦虑,而 IT 咨询是在给企业的 IT 部门开处方。这两个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自上而下,一个是自下而上;一个是试图解决老板对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感,而另一个只是解决企业流程的 IT 固化。即使,两者都有滞后效应,但 IT 离老板更远,很难引起共鸣和认同,这也是很多企业 IT 人在企业难以推动 IT 咨询项目(或者 IT 项目)的原因之一。2009年,当时我还在做《小崔说事》(非彼《小崔说事》。而是一档讨论 CIO 的视频栏目),当时在江苏常州采访大娘水饺的董事长吴国强,他们可以花费大几百万请盖洛普做咨询,但是面对 IT 项目时,却显得非常谨慎。
2013 年,大娘水饺已在 19 个省市拥有超过 450 家门店,年营收 15 亿,员工超过 7000 人。随后欧洲私募基金 CVC 收购大娘水饺,之后踌躇满志的吴国强被外资挤出自己创办的企业,令人唏嘘。采访结束后,和他们的 IT 负责人一起吃饭聊到此事,IT 负责人笑笑说,首先,老板一般对不了解或者自己无法直接掌控的事都会慎之又慎;其次,IT 被视为支撑工具,而非创造利润的工具,无法清晰算出 ROI,也同样会谨慎。其实说到底,管理咨询项目影响的是老板的心智,最终由老板来决策,而 IT 咨询影响的是 IT 负责人(CIO)的心智。决策人的不同,也就造成了价值和决策流程的不同。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请教了一位咨询界的前辈(曾任某 IT 咨询的 CEO)。我说在 SaaS 崛起的当下,中国的 IT 咨询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数字化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Digital Business Solution Provider”仔细琢磨这个定义,里面有两个核心词,数字化自不必说,业务解决方案则格外显眼。这也意味着,IT 咨询项目只能做腰部以上的企业,也只有往上走企业才有付费能力。再换种说法,纯 IT 咨询真的太难挣到钱,似乎只能依靠大厂才能生存。但是,来自厂商的压力不言而喻:咨询对 IT 咨询服务商是全部,而对厂商而言只是工具(售前打单的工具),他们有后面的产品和项目的收入,咨询可以大胆免费。这也让咨询厂商苦不堪言。记得国内有家 ERP 厂商当年和国际咨询巨头合作,转型咨询服务,也从国际巨头里引进了很多高端人才,但后来整得一地鸡毛,转型惨败。印象中当时的发布会是在北京的中国大酒店开的,会后的专访中我问了一个问题:“你本身有自己的产品,咨询服务只是个售前,无法做纯第三方咨询,很难想像你做完咨询然后推荐友商的产品。”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得到回答,这显然是一个死循环。厂商免费的售前咨询蚕食了 IT 咨询厂商的市场。前文提到了,管理咨询影响的是老板的心智,所以价值的认同感和决策流程不同。在当下数字化逐渐被企业接受的状态之下,管理咨询厂商也开始借着数字化的概念,开始为企业提供企业数字化咨询。这样会进一步压缩传统 IT 咨询厂商的市场,让 IT 咨询厂商腹背受敌。且不论管理咨询厂商如何如何“不接地气”,但是他们内容的向下延伸,至少会增加企业决策的不确定性。很显然 ,现在的 IT 咨询厂商已然进入了一个腹背受敌的状态。“IT 咨询的核心价值有改变吗?未来会怎样?”,我抛出了我的问题。对外,要么向上影响企业老板,这在疫情之后,可能会让痛过的老板有感触;对内,要么强化自己的品牌和提升自己的人效。但是这两者又谈何容易呢?IT 咨询是个典型拼品牌和严重依赖人的生意。品牌够好就能卖出品牌溢价,每个项目都要耗人进去。咨询顾问的能力和时间也将成为其天花板。其实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中小企业真的就不需要咨询吗?是用不起,还是咨询无法标准化的问题?可能除了用不起,活得短和标准化都是重要的问题。但中小企业市场显然是被大家都忽略了的市场,有没有一种相对标准的数字化咨询服务可以交付,并以灵活用工的方式来交付呢?中小企业老板可能会成为最终决策者,有没有可能通过快速交付而形成规模,以改变原来一顿吃饱的状态,从而一直吃好呢?-TheEND-
ToB领域投融资/行业资讯/ 行业洞察……
尽在牛透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IT 咨询:一顿吃饱,还是一直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