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日均签10万份电子合同,法大大是怎么做到的?

可能是习惯了自己采访的方式,每次采访都想顺其自然,因此,我每次采访都不会刻意地准备提纲,有时候嘉宾不适应一定要提纲时我也会说,我给你的也不一定是我采访时要问的问题。

其实在很多大会的圆桌主持上,我都会把大会给的问题称之为“规定动作”,而我临时发问的问题叫做“自选动作”。这次面对法大大的几位创始人时,我依然没有特意的准备问题,就像平常聊天那样自然,这样不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我是想探究下一家创业不到两年的公司,是如何做到目前日签10万份电子合同的,难道属于电子签名的时代真的来了吗?

以电子合同作入口,法大大产品诞生之路

说到电子合同,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早在90年代末就提出,2004年颁布了《电子签名法》,2005年正式生效。但是电子签名的发展并不快,一直不温不火。

2014年初,法大大的三位合伙人黄翔、林开辉和梅臻三位就在想:互联网+来了,法律行业将会有怎样的改变呢?

受滴滴和快的的影响,他们刚开始想着做一款“滴滴找律师”的应用,但很快他们放弃了。他们觉得,找律师打官司是个超低频的事,而且每个案例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典型的非标准化服务,这还是一个服务的思路而非产品的思路。

最终他们把电子合同当做法律切入互联网的入口。他们觉得:

首先,一般数据电文做为证据具有不确定性,通常不能被直接采纳为有效证据使用,但是有了电子签名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可以做为合法有效的电子证据被采用;

其次,传统纸质合同异地签署是一件很费时、费力、费钱的事,如果采用SaaS化的电子合同,签合同会变得容易;

第三,纸质的合同管理是个大问题,如果一年签的合同量少还好,如果一年要签上百万合同时,管理则变得极为困难;

第四,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线下业务线上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为电子合同的普及带来可能;第五,电子签名是法律服务的前端应用,并且其使用相对高频。

之后的半年,他们开始组建组建团队完成了法大大SaaS产品的研发。此时,他们几个才宣布法大大的成立,时间正好是2014年的11月。

电子签名行业 为何停滞不前?

“应用便捷、便宜、安全和具有法律效力”,林开辉对SaaS版的电子签名的优点如数家珍。

2005年《电子签名法》就已经生效,那这其间的接近十年间,电子签名行业发生了什么,为何一直停滞不前?

林开辉觉得,传统的独立系统部署成本会相当高昂,具有国家认可资质、可颁发数字证书的公司在国内有30多家企业,企业需要根据使用量来授权付费,如果一家大型企业,那每年在电子合同上的花费会相当不菲;

第二,传统的方式因为要使用硬件加密的原因,导致要适配机型,使用体验差很多;

第三,由于多是企业内部的文件签发,无法形成跨公司间业务的合同签署,也让电子签名变得封闭。

顺势而为,爆发增长

雷军风口论让大家知道顺势而为,2014年到2015年互联网金融的突然崛起让法大大迎来了爆发的良机。

此时法大大的产品也正好推向市场,他们很快就抢到了国内主流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而且整个行业发展迅猛,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互联网金融在2015年底那一波洗牌,好在他们所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在那次洗牌中存留了下来。

记得去年我和林开辉聊起这件事,他直言当时还是有些忐忑的,后来他开玩笑地说:“他们幸免可能是因为用了法大大。”

在抢得互联网金融行业之后,他们把目标瞄准到了旅游行业,旅游行业可谓是个合同大户,与酒店、个人等都要签署合同,他们很快抢下了携程和同程两大客户。

讲到了这两家客户林开辉给我算了算帐:以携程为例,平台与几十万家酒店有业务往来,加上其上下游,每年要签署的合同量达到了百万份之多。尤其是境外游,政策要求必须签署合同。如果以100万合同来计算,就快递费用一年就可以省下来千万。

在这个连接的年代里,林开辉的一句话让我困惑了许多:“合同是具有连接性的!”

“我们能想像的是合同可以连接两家企业或者两个主体,后面还有什么样的衍生价值吗?”法大大和业内友商的不同在于法大大的法律基因。

他们理解的连接价值是通过老客户去连接新的客户,另外一层可以通过电子合同为入口切后端的法律服务。

线下50多个城市的律所资源让他们的互联网服务的外延得以快速扩大,这也是行业一直探讨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

之前火热的O2O大多是想颠覆行业的“外人”来创造的声势,但是随着泡沫的破裂,真正懂行业的创业者进入,他们利用自身对行业的理解和资源整合力,再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去服务于终端用户,让服务走向产品化,线下的业务线上化。

为交易提供保障,打造完整法律服务闭环

“电子合同离交易相对较远,但是我们期待为交易环节提供保障服务。”林开辉说是看了我写的《是不是所有的SaaS都要走向交易才有钱途》这篇后有感。

为了保障服务的环节,法大大对接了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在线仲裁系统、和众安保险推出了电子合同法律保险,从文件签署——法律保险——争议的解决,他们正在打造完整的法律服务闭环。

和别的业务类的SaaS不同,法大大是依托在电子签名之上,可以在线提供完整的合同签署的业务闭环,也可以以SDK的方式“开放签约能力”给第三方应用提供服务。

因此收费的方式也很清晰,一种是通过官网SaaS租用的方式收费,一种是按API接口调用次数收费。

我在采访的最后问了这个问题:“现在平台累积签约了多少份合同?”

“截止6月份积累了600万。”林开辉给我的茶盏里加了点茶,接着说:“到今年年底总量至少可以到1300-1400万份合同。”

“现在每天能有多少份合同。”很显然我对数字更加敏感,接着问。

“现在每天日均有10万份合同通过法大大平台签署。”

或许你可以看看...

点击图片或标题即可阅读

苦熬四年,猪八戒年利润超2亿,二师兄终成行业龙头!

创业如何to VC?资本嗜血,创业者如何破?

马化腾说:未来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

互联网上的口碑到底是个什么鬼?

【主笔观察】与新锐企业家如影相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日均签10万份电子合同,法大大是怎么做到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