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已经屏霸朋友圈N多次了——
《吴亦凡即将入伍》
《围住神经猫》
《该新闻已被BMW M快速删除》
然而,当你想做一个H5宣传自家产品时,却发现自己真的
不—知—道—怎—么—做—出—来!
不会做创意!不会写文案!feel不对!推送后没人看没人转!
……
反正就是大写的两个字——不(懵)爽(逼)
那么,关于什么样的H5才能屏霸朋友圈儿,你需要知道几件事儿。
我们夹叙夹议,一个一个地来......
太阳底下没有几件新鲜事,没有脑洞足够大的营销狗,只有口味足够刁的“朋友圈”。
玩H5,最忌讳矢志不渝,最推崇喜新厌旧。
娱乐、时政、军事,这三大新闻板块几乎占据了社会90%以上的注意力,其中娱乐新闻更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谈资。营销的精髓是以新闻形式进行传播扩散,如果能搭上娱乐新闻这趟顺风车,挑逗起大家的八卦心理,不火哪还有天理。
《吴亦凡即将入伍》这个H5显然足够机智,披上了一个吸引眼球的外衣——娱乐新闻。
目前,互动创意的H5玩法吸引了大批的用户,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是广告,还“自来水”一般的分享转发?《吴亦凡即将入伍》,原以为是腾讯比较正经的一条新闻,反而出来了互动效果,然后又用了iPhone打电话的感觉,创意做的不错,至于技术,其实有很多公司都可以做。
说创意等于抄袭,笔者不敢苟同,但这么抄真的好吗?
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让H5多一点正能量!
毫无疑问,这个六一支付宝用“宝宝”抢到了头条。但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愿意买账,尤其是一些严肃的商业用户,一刀切地修改用户名字,破坏了用户的自主感和参与感。(不开森,改不改是我的事儿,没人能强迫。)
如果该营销能给予用户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就会变得很好玩,(挺乐意啊,特殊节日多可爱呢,童心嘛)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红包照片、选择按钮等等。
H5的创意也类似,六一节,让人人都有机会再当一次少先队员(见下图),用户不仅愿意点击参与,更愿意分享到朋友圈晒“童心”!
转发是H5的生命线,鸡汤是转发的保证。特别是我们的粑粑麻麻,总爱转发它。
来来来,先欣赏下这个“有毒”的H5场景:
随随便便PV过亿(为什么我费心费力做出的场景无人问津,而老爸老妈随手一转的场景都那么牛逼)
对于父辈人而言,最关心的是儿女,最大的期盼是健康,于是那些心灵鸡汤和养生常识便成了他们分享的首选。
而标题,也是唬人得厉害,《男男女女只为那一夜》其实说的是女孩应该如何提升自己,但使用了一个浮想联翩的标题;而《一位风水师傅喝醉后说出的秘密……最好背下来》讲的却是人生感悟。对于不了解标题党的父母,被标题吸引,又被内容触动——分享,理所当然。
1、直线型版面
该版面根据内容的不同,可清晰地进行分割。居中的板式和文案,表现出品牌的正式、专业、高端,适合高端消费领域的品牌。
2、斜线型版面
斜线容易给人以平面延续的感觉,可以在页面切换时打造连续的画面,增强页面的引导性,适合用于长页面和多页面同级并列的H5场景
3、三角形版面
在视觉上,三角形给人以指向性。在多屏滑动页面时,可用于交互上的页面引导
4、圆形版面
利用圆形巧妙灵动的将画面内容进行切割,相比较直线版面更加流畅,视觉上更具亲和力,不生硬。
5、排版最最重要的两点:
a.不同的版面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选择版面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组合加工;
b.如果觉得自己组合真的很low逼,就放弃吧,直接用样例,替换文案图片即可,毕竟美感这个东西需要慢慢培养。
(图为易企秀端午节样例)
反正老板口中的H5、甲方口中的H5,都等于一个词——特效!
而你的H5只会一页一页地上下翻或者左右翻。
有时候大家会觉得那些酷炫的动效很难实现,其实,如果你仔细分析,会发现好多其实都是基础动效的排列组合。以下面某品牌汽车的裂屏H5创意场景为例,第一次看觉得都屌炸天了,赶紧转发到朋友圈去。
可是,如果再细看,就会发现,所谓玄机不过就是使用了易企秀动画里的闪烁功能,之后的汽车前进后退以及碎屏用的都是GIF,那个酷炫的“突突突”声音使用的是音效功能,都是现成的,最后记得锁屏就OK了。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H5招牌动效已经诞生,这些基于基本动作的选择性差异化展现,就像一个个有个性的Pose,让用户眼前一亮,建立对界面的独特印象。
因为雾霾事件而迅速升温的涂抹功能、指纹识别特效、情怀满满的飘雪、富有特殊场景寓意的环境、烂漫的烟花……
拿走,拿走,统统拿走,让老板闭嘴,让甲方闭嘴!
作为一名见缝插针、见风使舵的营销狗,在牛透社基本上是施展不开拳脚的,因为这是一家彻头彻尾的非软文平台,供稿只要干货,每次发稿都得一删再删。
比如你们看到的某品牌汽车的那个H5场景,能那么牛x地裂屏,其实最关键的部分是因为用了易企秀的“禁滑”功能来锁屏,想获得这个功能,把个人账号升级成免费企业账号就行……
职业病犯了,打住打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用H5屏霸朋友圈儿这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