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NTS
是什么让这家企业坚守十年,彻底坚持SaaS路线?是什么力量支撑了这个企业工作平台作出“永久免费”的承诺?没有sales,这个企业协同领域的领航者又是如何沉淀200+万客户,斩获7000万美元两轮融资?本期《牛透访谈录》为您揭秘,今目标——这家协同领航者背后的故事。
文荣:北京今目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今目标:首先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一线的声音。主线确实是最富有今目标特质的一个应用,用户对我们的评价比较高,也是我个人比较满意的地方。前段时间我们将主线的应用范围从一个组织的内部,走向组织的外部,实现了跨组织、多组织的顺畅连接。这个特性比较符合用户的多个协同场景。比如一个企业的市场部要出一套企业宣传的印刷品,则可以通过主线顺畅地与策划机构、印刷厂、内部的销售部门、外部用户等多达20多个岗位、角色实现无缝的业务协同。
目前这个时代,我们都说跨界,除了在概念上的认同之外,还需要落实到具体业务上,透过具体的组织进行业务结合,这样的跨界才能落地。今目标的主线,恰恰为跨界提供了这样的有效应用。
关于主线,借牛透社的平台,我想多说两句。
第一、主线通过工作框可以聚合今目标已经上线的30多款应用,从项目、计划、备忘、微博等,各个角色可以选择自己更顺手的“武器”来进行业务协同;
第二、主线的权限控制可以根据业务场景实现全程受控,符合组织行为的习惯。在上下游协同中,至少在技术上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商务、事务的合理区隔。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销售部门不需要了解公司向供应商进行支付的细节、推敲版式的细节,所有在角色之间流转的信息都是有效的,无需太多冗余,也不会因为更多的人参与导致泄密。当然,这也取决于企业管理的颗粒度,以及与上下游组织协同的宽度与广度。
第三、主线具有强烈的业务社交特性。通过主线,可以极大地降低组织之间的交互成本,打破法人组织之间的藩篱。我们说了企业社交很多年,组织内部及组织外部的社交,或者说沟通(Communication)与协同(Cooperation),一定是有业务诉求的。借助跨组织的主线,传统的OA、CRM功能可以用更便捷、开放、有效的手段来呈现价值。
今目标:这个方面我真的要真诚地感谢今目标的用户,他们将我们提供的工具广泛地用到作为开发者不能想象的领域。我们初步梳理过,今目标的200多万用户,涉及到的细分行业有100多个,我们并没有为每个行业提供特定解决方案,但是用户的创造性超乎我们的想象。
您上面提到的建筑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就是许多用户在实际业务中创造出来的。这个业务场景是这样的:一些在建工程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工程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要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困难比较大。用传统的信息化手段,建筑工人用电脑去维护工程状态数据几乎不可能,这不仅仅是操作水平问题,主要还是便利性问题。后来,他们建立了主线,并且与文档库关联。主管培训建筑工人,每天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视角拍照,然后上传到指定的文件夹中。一旦上传成功,系统立即将照片同步到主线,提醒项目负责人查看。如果有异常立即可以协助纠偏。这样的操作非常便利,组织行为的受控程度显著提高。
实际上将这个经验复制到这个企业的多个项目中之后,公司的业务管理者可以同时监控多个项目。项目的历史进程也是一览无余的。当然从软件的使用成本角度来说,是为零的,因为我们永久免费。
这个现象也引起我的思考,组织行为的信息化,是一个大的话题,一直存在着管理颗粒度大小的适应性问题,也存在能不能结构化的问题。在协同领域,结构化的管理与非结构化的管理一直存在矛盾。但是用户们这样的创新,让两者得以和谐。
今目标:前面我介绍过,我们用户分布的行业非常广泛。有一家全国上千个分支机构的物流公司,他们采用今目标来协同公司的内部业务,之前我也想不到。确实,今目标提供的多种信息工具,以及独有的主线功能,让组织可以更加灵活、便利、创造性地使用今目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今目标永久免费,缩短了企业决策时间。在一些培训机构,他们用上了很多的工具。很多业务场景其实是偏项目化的,通过系列工具的耦合确实可以非常便利地解决协同问题。前段时间我去一个慈善组织调研,他们用我们的系统完成善款、物资发放的追踪,非常高效。捐赠人和被捐赠人都很满意,跨区域的志愿者可以就一个捐赠项目迅速形成作战小组,保证业务闭环。
今目标:考勤是一个“古典”的应用,考勤的手段层出不穷。也有人说对于现在的人性而言,考勤似乎是没有必要了。但是我们通过实际场景了解到,考勤依然是很多组织对组织行为进行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考勤工具的同质化程度比较高,大部分是指纹考勤,现在也有做WiFi考勤的。单独的考勤系统,需要将数据导出来再统计,增加了管理成本。今目标考勤的优势是系统已经有了详细的组织架构,无需重新建立一套,考勤数据可以直接进行“秒杀级”的统计。
比如我经常去厦门、成都以及西雅图出差,到那里和我们的同事进行现场协同工作。我从北京到厦门,到办公室也是要考勤的,系统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可以直接考勤。大致就是“云”考勤吧。
单就考勤这个产品,我们基本上一两周就做一次升级。软硬件一体化实际上对我们的挑战还是很大的。
春节后的三月份,我们将发布一款基于前台考勤的很好玩的应用,当然现在我们还要暂时保密一下。那个应用将极大地尊重员工的人性,为组织文化的塑造提供有效工具。
对于智能硬件,我们在办公场景下的门禁、会议室管理、打印管理等方面也在努力!
今目标:这个方面,我们非常敬佩老虎环球基金的独特远见,也很感谢在极短时间内非常痛快地决定投资今目标。资本与产业的关系我之前理解并不深刻,但是和老虎环球基金 合作后,开阔了我的视野。这样的投资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一是我们可以从容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个能帮助整个团队“气定心闲”做事情的氛围对我们非常重要;
二是资本可以帮助公司进一步梳理商业模式,支持商业模式的精进;
三资本开阔了我们团队的眼界,2015年年中,我们去了一趟美国,在老虎环球基金高层的直接参与下,我们和谷歌、亚马逊、Facebook、Linkedin、Evernote、Dropbox等巨头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获益之大,是一般性参观不可能得到的。和行业巨头的对比,帮助我们更深入地审视自己的产品、技术和运营,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今目标的未来。这,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元旦后不久,我注意到牛透社发表了崔强的文章,关于企业级市场的重大事件,非常有幸,老虎投资今目标也被选为其中一件。确实,撇开我们今目标不谈,从2B市场来说,这是值得我们深度关注的事件,资本已经感知到2B市场的巨大空间,开始布局。这对我们崔牛会的众多成员企业,是好事。2016年,我相信一定有更多的投资项目出现。
今目标:我们的技术架构决定我们纯正的SaaS特性。我们非常尊重若干行业越来越高的个性化诉求,也在积极努力。但是不会简单地走行业版本的路线。最近几年我们在主线成熟应用多个行业之后,发现了另外一个有效的满足行业甚至企业个性化的手段,那就是做业务模板。2015年,我们团队研究了不下100个业务模板,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了再次抽象,2016年准备在18个行业中首先推荐。比如一家新成立的律师事务所,他选择自己的行业是律师行,马上就有业务模板通过主线及其他工具覆盖他的各种业务场景,案件如何立项,卷宗怎么管理,律师怎么与当事人协同,案件进程的各个阶段如何保证工作质量等等。都可以直接套用业务模板,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简单的适应性修改就可以。就不需要从零开始进行传统的实施初始化工作。你只要熟悉自己的业务,马上就可以对业务场景进行个性化“装修”。
今目标:哈哈,这是谁在褒扬我们了。我确实是一个对技术比较热衷的人。今目标成立已经十年了,我们底层的技术架构也在不断地演进中。今目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纯粹的SaaS企业,底层架构也非常的“互联网化”。我个人很推崇开源“集市”,是Linux的狂热支持者,今目标当然完全构建在开源系统之上。国内企业中,我们应该是最早一批采用NoSQL数据库的,近期很热的容器化技术,我们也很早开始学习和尝试。当然,技术发展太快了,特别是美国之行,让我们看到了和世界顶尖互联网企业的差距。在原本比较良好的基础上,相信今目标会更快地进步。相对而言,反倒是今目标的产品理念,这十年来并没有本质的变化,这也许得益于我们对管理大师德鲁克持续不断的学习研究,得益于我们对组织、组织行为的不懈探索。比如主线,就是对我们坚持学习的最好回报。
今目标:牛透社的消息真的很灵通啊。没错,就是我们去年年中在美国考察的时候,现场拍板建立的。西雅图是世界IT人才的高地。我也注意到我们崔牛会的一些企业也在西雅图找到了自己的CTO。我们这个技术中心的使命不一样,确实是为了未来准备的。我们非常幸运,找到了顶尖的技术人才,尤其难得的,是这些人才还认可今目标事业,认可今目标团队。目前今目标团队初具规模,两岸四地的协作很有效率,我很欣慰 ^_^。
为什么这样安排?因为未来,不仅仅是今目标的未来。
今目标:其实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还真的不少。中国协同市场这两年的变化太大了,今目标是不是能真正的实现自己在用户心目中的心智定位?不确定因素还非常多,我们今后势必要做更多的尝试。市场会不会给我们充分的时间来试错,还真的不见得。比如我们在今目标的APP中推出了企业圈功能,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连续几周用户数以指数级在增长。我们的新问题自然不是高并发的性能问题,而是如何有效的为这些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而不仅仅是分享资讯,打打广告。这个领域,原本是2C企业的天下,也许同样是2B企业值得尝试的一个方向,也希望崔牛会的兄弟们出谋划策,一起合作,一起探索,共同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服务,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
当然,我还是要特别感谢这个时代,用我的话来说,叫做“感谢天”。是互联网的这个时代让我们今目标绽放出了它的价值,还真的和当年的“远见”没有关系,是互联网这个时代让我们有机会恰好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还要说一句“感谢地”。是中国这个特殊的商业环境,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呈现多种模式发展的同时,让今目标有机会和那么多企业、那么多行业进行互动,这样大量的企业给了我们广阔的舞台和营养充沛的土壤。让今目标这样的公司可以迅速发挥后发优势。
2016年,今目标除了工作平台的运营,还有企业圈和智能硬件的运营,对我们的要求也更高了。十年来,团队一直兢兢业业、从从容容的做事,这一点不会变化,也不能变化。但是,日益成型的巨大市场,日益激烈的全方位竞争,没有谁有歇息的时间,大家一起加速前行吧。
牛透社铁定是每周四要发专访的,对今目标文荣先生的采访是去年的12月24日,也就是平安夜那天。
赶在昨晚(1月6日)才完成4000多字的编辑整理。滞后这么长时间,其实是有一个原因的,就是这个“永久免费”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激发了我无尽的探究欲望。翻阅了关于今目标的多种材料,走访了一些今目标系统的用户。结合文总的叙述,基本得到一个轮廓,那就是今目标极致的坚守,在某些阶段,甚至是用户都理解不了的坚守。
其一,彻底坚持SaaS路线,要知道这是10年前的决策,虽然今目标说,这并不是什么远见和洞察,但是我坚持认为,确实是一种远见和洞察。这样把所有的问题都留给了自己。
其二、坚实的技术架构与管理理论的深度结合;
其三,因为坚持所获得的来自资本的尊重。
阅读这篇采访实录之后,您可能有更多的联想,2B市场在2016年看看就像是去年的善待猪的2C的风,喧嚣的背后是冷峻的现实。就是传统的组织形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基于经典组织行为学的许多协同系统到底能不能覆盖这样的变化,确实还是让人担心的。
恰恰今目标的实践历程给我们启发,这个启发就是通过标准工具集的提供,以业务场景为主线,给组织充分的灵动的业务构造权,同时与时俱进地吸纳包括智能硬件在内的支撑丰富办公场景与业务协调场景的元素,给企业以可持续的构造空间。
期待您对我们的这篇报道提出具体讨论意见,直接发本号的对话框,或者发邮件到zk@cuiniuhui.com。下周四,我们会摘取部分讨论予以发表。
牛透社主笔 王甲佳
《牛透访谈录》第004期预告:宁静致远,致力工作的革命。
《牛透访谈录》往期回顾:
第002期:钉钉用钱砸,微信吃红利,老牌协同软件凭什么活?靠什么生?
第001期:泛微:协同办公软件的农耕者
长按以下二维码进入公众号,选择底部自定义菜单——原创期刊——牛透访谈录
即可查看往期分享内容!
注:本文为“牛透社”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本文链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透社):今目标:凭什么能“永久免费”?(牛透访谈录第0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