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大树金融杨善征:数字金融逻辑邂逅产业互联

2020年9月4日,由B2B内参主办的2020年中国产业互联网秋季峰会在上海成功召开。作为今年国内产业互联网行业首场大型盛会,本次峰会以“新基建、新产业、新互联”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产业互联网领域的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优秀企业代表等共600余人到会交流。

在峰会现场,大树金融CEO杨善征发表了主题为“数字金融逻辑邂逅产业互联”的演讲,以下内容为演讲实录,经B2B内参编辑。

杨善征:很高兴作为下午首位上台的嘉宾,吃完饭之后有点困,我给大家提提神,我跟上午好多做投资的老总是一样的,我是来给钱的,但是有一点不同,我可以和产业互联网合作,可以给所有的产业互联网企业提供平台运营金融服务。
三年多来我们持续做供应链金融,从最开始到现在,今天的标题我们用了“邂逅”这个词儿,有些感性,但我觉得能够恰如其分的描述当前的发展形态。我分两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我们做的业务实践,我想通过做业务的实践说明一下我们怎么做,或者我们是什么样的公司。第二,我想说说数字金融与产业互联的协同感想。我们公司定位做供应链普惠的数字金融服务商,公司聚焦于供应链金融科技,力争成为企业信任、金融机构信赖的卓越数字普惠服务平台。这些年,供应链金融在发生变化,普惠金融也在提升,如果老沿着以往的思路去做,可能没有很好的利用数字世界,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定位。
目前我们做的业务还不是很大,但是现在增长的比较快。当前每个月大概有3-5个亿的放款量,每一户大概六七十万,这其实需要很成体系的产品运作的。昨天在闭门交流会听见有的老师说,B端互联网可能它是一个缓慢增长之后又开始陡峭上升的过程,我们现在正在体会这个过程。前面一两个亿用了很长时间,一年多到两年多的时间,近期半年来上的比较快,一个月做一个亿,之后是两到三个亿,现在已经攀升5个亿的情况。业务量以及资产质量整个符合了我们的预期,所以我们敢大胆的往前做,这一次我们敞开胸怀,希望能够跟更多的产业互联网合作,当然投资机构我们也愿意合作,投资机构看上的互联网平台都是经过检验的,我们愿意优先合作。
我们目前对于产业互联网分这几个部分,一个是SaaS场景,一个是B2B交易场景渠道,第三个是B2B服务场景渠道,最后一个是特定场景。我们SaaS类的做的更顺一些,因为它量更多,做起来方便,交易类是我们第二大类,但是目标更多的是进行交易类的平台的链接。
下面跟各位介绍一下我们具体是怎么做的。产业互联网都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都是服务和交易,有很多的小企业,无论是自营的还是撮合的,还是服务类的,大家做的一件事情是帮中小企业把交易完成或者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这些东西都是跟财务、税务、交易相关的,大家都是有数据和有客户,这是大家最宝贵的财富。有客户、有数据的时候就可以跟我们平台进行对接。
我们做一个金融科技的平台,大家会说你的钱到底有多少,其实这个回答没有上限,因为我们现在的产品形态,已经不是用我们的自有资金了,是对接的众多的银行和非银机构,当前我们就有超百亿的额度等着我们去放,我们需要把钱“洒”下去,“洒”到实体中小微里去。这个地方需要细说的是什么,我们是自营平台还是撮合平台呢?如果是自营平台的模式应该是我把钱从银行拿过来给这些小企业,目前不是这样,显然我们不是一个自营平台。如果是撮合平台的话,我会把银行的产品赤裸裸的推荐给每一个小企业,但是现在也不是这样。我现在怎么做的呢?我们现在产品只有一个,叫做大树普惠,中小企业都是接了这个产品,是这一个产品的用户,在操作上我们是一体化的,在风控上是我们是联合风控,具有很好的客户体验度。
因为金融科技有做科技的,有做服务的,但是我们做金融科技融合在一起的,我们公司也是比较特殊,对标哪一个平台,对标哪一家不太好对比,如果有特别好的形容是什么呢?应该讲大家是淘宝、京东,我是蚂蚁金服,是京东金融这样的状态,我们需要密切的协作。
我们供金普惠的产品定义,它是面向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基于供应链交易数据及第三方多维度数据的小微企业普惠型小额融资。销售变成数字,凭借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给他一笔借款,如果是销售型的,给他的钱就是给他的。如果是采购型的,给他的钱就要给供货方,其实只有这两个方向,一个是销售有账期,一个是采购融资。
目前我们做的是有交易数据就能够做业务,比较方便,一到两天我们完成授信,放款实时就可以完成,额度有效期一年,放款期限有一个月以内的,长的也有六个月。泛行业、多地区,当企业足够小的时候,其实它的产业形态已经弱化了,比如大宗商品它的产业形态就非常强。
这个是具体的产品用户的展示,大家可能会关心利率,目前我们平均在年化12%,下一步还会继续降低。风控有几百个维度,每天50-100个客户完成授信,总体我们有一个大的思路,第一个:企业怎么样,股东等等各类的信息。还有个人怎么样,包括征信,最重要的方面是交易,通过看生意怎么样,通过交易和额度,是这样的逻辑,通过交易了解行业的账期情况等等,再减掉其他的折扣算出来的。另外流程上,大家的互联网本身有流程,流程有很多点,我们金融怎么嵌进去。我们要求有科技能力,能够迅速的实现对接,我们有标准的接口。
第二部分讲讲金融与产业互联网协同感想和体会。第一,产业互联+数字金融的生态搭建设想。大家都知道消费互联网到什么样了,产业互联网刚刚开始,未来80%是产业互联网,金融需要不断创新,大家说我是这个产业里面的传统人士,加上数字加上科技怎么样优化,怎么样增加价值,金融也是一样,它是虚拟的场景是看不见的,但是它也是实实在在的场景,像我刚才介绍我们的产品一样,它不是纯服务的,不是自营的,但是也是实实在在的。供应链金融我觉得在弱化,产业链金融的模式有很多,比如刚才说的普惠业务,可能在大宗商品上不适合,不同的类型也得有不同的模式。
金融需要流转起来,蚂蚁金服依据消费互联网做的消费互联网金融,这个消费互联网已经达到了几万亿,超过了任何的一家银行,但是95%都要流转出去,如果不流转的话没有用。昨人民银行的领导跟我说,这个做法你大胆的做就可以了,因为监管特别怕的是泡沫的虚的大项目,咱们是走向实体,洒到末端。
我们今年就能够发行首批的ABS,明年我估计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就能够到一百个亿,因为每个月都有这么大的量,体系建的很好,资方越来越多。在这个市场之下我们会做线上化、平台化的事,我们将成为平台化的公司,而不是金融化的公司,先把业务做起来,就跟大家做产业互联网一样,先做起来然后去推进价值增值。
另外区块链这个是我们一直是在深入的,我们有一个专门的20多个人的区块链团队,一开始我们搭建了区块链产业互联网的架构,但是和产业互联网对接的时候,发现大家还没有有效使用,由于大家没有进到这个地方,所以作用还有限,因为大家都上链才是有用的,我们现在让区块链的团队做一些技术输出和技术积淀。
我们认为B端的数字信贷发展方向,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做科技做系统,但是经营的逻辑是做流程。把流程都核实了,把货看起来,监管起来。另外一个,不控制让它是自由的,但是必须有充足的数据支撑。数据更适合于小的。流程控制更适合大一些的。
最后分享一下我对当前态势和未来的一些思考。首先在产业端,产业互联网这个地方我们的感触是这样的,第一个是边界,您做什么,我做什么,这个边界要特别想清楚,因为做产业互联网的朋友总会发现如果有金融就能够把这个东西烘起来,或者说做了产业互联网老是觉得没有利润,没有点,我引入金融通过金融挣钱,曾经一段时间我说我们去谈平台的时候,如果这个平台没有金融的情况下,它自己还没有找到价值点,客户没有上来,还没有很多数据量我们就不要做了,这个是通过金融来拉业务的模式,我们希望通过业务来拉金融。但是现在这段时间我的想法也有变化,到底是金融促进了业务,还是业务促进了金融,有时候也不必太有定论。金融是点火的,如果有的话确实马上可以火起来。但无论如何我的边界是金融,大家的边界是产业,这个一定是非常清楚的。
第二个是客户,我们对接平台会看客户数量,其实挺难的,产业互联网发展也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客户也没有很好的黏性,不太好拉,几千个不错了,有些几百个。这个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客户,行业的客户大家能够知道这个行业,能够在这个行业有客户,这个是资源。
第三个有数据,有数据有客户这就是数字化,有的老板说你给我说一下需要有哪些流程和数字才能做金融,我说你不用问我,你没有金融的时候,你做一个平台怎么样帮助企业,怎么样让他们愿意上来,在没有金融的情况下,大家做的就是订单、撮合、信息,并不一定结算放在这个平台上。强行闭环是不行的,那个逻辑是不通的,有一些是可以的,但是大部分不是这样,还是对客户友好,做他需要的事情。金融根据他的数据,你有多少可以用多少,数据越多逻辑更强一些,数据少也没有关系,也是有效的,而不是随意乱编出来的,不断累积更多的数据才能转化成金融。
金融端我们有很多思考,第一个是授信,第二个,体验。产业互联网如果我们大家做金融,我跟某个银行连接上了,要让这个老板带着一堆资料飞飞机到哪个地方把户开了,再提交弄几个月这个款项贷下来,这个肯定没有办法形成模式和批量化的。为什么我们做的跟银行有所区别,确实从银行角度来说就是想做一个业务,今年把业务做了,我的任务完成了,而我们呢?还是想成为大家的产业互联网的一个金融模块,使得便捷高效,而不是我们再做一个业务。
第三个是支付,我们看蚂蚁金服的发展比较多一些,因为它是C端互联网里面最成熟的,现在完完全全走出来的最头部的企业,蚂蚁金服它的发展是先做支付,然后做理财,再做信贷,整个都是在一个体系里面,借款在这个钱包里面,还款也在这个体系里面。我们B端先发展信贷,支付还没起来也没有关系,它是需要往前发展的,往后发展数字货币就脱离了银行的体系了,也一样能够实现友好的体验。
体验需要一定做好,但是支付不需要现在这么抠细节,因为金融生态就是这样。而且金融还是有特别多的监管,也是我们目前发展的状态。
未来只要是数字金融B端同时往上发展,我觉得未来企业的借款整个像个人一样,像我们在淘宝、京东上买东西,马上有一个借呗和花呗,秒级的完全可以实现,这个我们是超过美国的,我们跨过信息化阶段,直接进入到数字化时代,走一个模糊的确定性然后做出来。大树愿与各位数字时代共奋进。
我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END

加入产业互联网雄鹰会

开拓人脉、链接资源、对接资本

热门文章

1.产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开启“买买买”模式 能让慢生意加速吗?

2.黄奇帆: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形成具有颠覆意义的产业互联网

3.B2B人必读:高瓴资本选择投资一家公司的四个维度

4.中央深改委会议通过重磅文件:鼓励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5.产业互联网上市公司哪家强 3家市值过百亿 仍有半数未盈利

6.新基建如何重塑新型供应链

7.产业互联网公司距百亿美金有多远

提醒:因为微信平台推送不再按时间排序,大家如果想经常看到B2B内参的文章,就赶紧星标⭐我们吧,在每次阅读之后点个『在看』,或者转发、评论、多多互动,B2B内参的推送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内。

欢迎加入B2B内参组织的产业互联网优质收费微信群,与B2B及产业互联网企业家进行高品质交流,收费标准:299元/人,如需加群,请加微信:18201095032,请备注公司+职务+姓名。

致产业互联网创业者,如您需要对接股权融资、战略咨询、供应链金融资金,请加微信:18201095032,或把您的需求发到邮箱b2b_nc@163.co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B2B内参):大树金融杨善征:数字金融逻辑邂逅产业互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