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态马归来再读书

“态马(Techmark)管理实战模拟”是中欧商学院EMBA课程的第一个重头戏:在某行星上有5个厂商争夺3个国家的市场,目标是投资收益最大化。每个参赛小组中有CEO、CTO、CMO、COO、CFO,分别负责真实世界同样的工作职责,不同角色在比赛(Game,顺便说一下,伍教授的翻译超级棒,但这个词不应该翻译为“游戏”,应翻译为“比赛”)中也有各自岗位的考核指标。例如我这次担任的CTO,KPI就是研发投入资金和研发出产品的参数与下期市场需求的偏离度。

为了让学弟学妹能够在态马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我的文章不能剧透具体比赛内容,仅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们水星4组的经验教训。虽然最后仅以存货资产率3%之差没有入围,但我们这个”踩坑大队“收获却是超多,到今天我们群里还有牛人不断飚出牛x的思考。

【演练总结】

我们组这3天的运作有2个优点,就是严谨创新

团队在准备阶段,除了分配角色,也开始讨论决策流程和搭建数据模型。团队成员普遍有运营意识,CFO鑫钊和COO张俊搭建财务模型和生产模型的能力就很强,CTO吴昊也做了产品指标算法模型。第一天工作结束,除了讨论策略,COO曹杰号召大家一起捋清了决策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责任人,这也加强了我们团队的运营能力。因此我们在每一轮决策的90分钟里都能有条不紊地提前完成报数工作。

我们也在反思,是否运营地太规矩制约了我们自己的发散思考,让我们没有机会仔细研究Techmark本身的规律?我想,这不是对错问题,而是风格问题。严谨稳健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的风格,在互联网时代长板要更长,在开局逆风的情况下稳中求胜不失为良策。

当然我们也要检讨,忙于算数字,每次老师来的时候不主动通过询问确认怀疑点,这是非常错误的。因此我们也是“踩坑大队”:研发失败、毛利率太低、放弃非重点市场、销售人员配置不足、最后出局的团队90%都是存货率过高,而我们竟然是卖地太好存货率过低......唯一没踩的就是填错数字,这个是我们的长板,有机制避免。

此外,我们在战略选择上有自己的创新1期产品研发失败后,我们在2期决策时发现尼国产品2市场已经是3家火拼的状态,而尤国产品2却只有1个厂商占据,马上决定放弃前者专注后者,4轮后垄断2个中等规模市场,从星球上最弱势的地位上升到一个可守可攻的局面。

也许听取主流意见主攻尼国市场是更正确的选择(确实大部分团队都是按老师的指导走的,他们的成绩也相对稳定),但独特的商业思考会带来独特定位,在中国,差异化定位是避免陷入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的唯一良药。

【不足】我们的不足归纳起来有3点:

  • 规则不清:进入一个新兴市场,理解规则是第一要务,有疑问应该多问行业人士和早期进入者,获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 保守求稳:应根据市场所处阶段及竞争性分析,敢于在领先市场获取利润,敢于进军新高增长市场。

  • 教条主义:当市场信息不足,变化快且规则不清晰的情况下,要相信自己的商业直觉。

【体会】在这2天的高强度训练中,4组的战友们学到了伍教授的财务知识和公司经营思路,更通过实战经历了平常要几年才会经历一遍的一场科技市场商战,得到书本中学不到的体会:

  • 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销售预测,要先掌握市场需求变化、掌握市场运行规律;

  • 进入新市场,最好是能请到行业里的“老师”(行业产品、营销实践专家和企业创始人)对我们进行指导,少走弯路;

  • 健康企业经营不可缺少优秀的CFO,否则财务方面的问题会造成公司崩盘;

  • 价格战没有赢家,指望用低价赶走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赚超额利润并不可行;而且一旦利润率高了,就会有新竞争者进入,例如共享汽车市场。

  • 时间观念是制胜法宝,把握好节奏才能不犯低级错误。

  • 搞运营的人擅长在完整信息环境内的优化,搞销售的人适合在不完整信息环境内的博弈。公司内,运营和销售人才需要兼备,最好还有双方PK的氛围。

  • 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最关键的绩效指标(其实也是你发展的机会点)比如初创时是产品,生存时是销售,发展时是经营等,每一个关键指标都是你企业经营在这一阶段和其他对手PK制胜的关键点。

  • 为什么老师把综合的那些财务指标作为终极考核目标:其实企业的最好状态就是把控风险,持续经营,它要确保的是在成熟期你关注企业的平衡和稳健。

  • 虽然态马是个“完美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完全相同,有些设置是模拟比赛的需要未必完全合理,但其核心的“平衡计分卡”,研发、市场、生产、财务各部门的嵌套关系,让我们的全局观得到很大启发,以前没有这么切身的感受过。

【关于我们这群人】(再苦B的日子也要有笑声)

Techmark演练临近尾声,水星四组的战友们坐在一起,聊起了这场刚刚开始就要结束的战斗......

我们问自己,如果要拿3个词形容这2天的“态bian马tai日子”,第一个是担当。选CEO时,我们的“颜值担当”晓娅姑娘一口应下,担起组hu织you大家的责任、每每挑战CXO们的决策;

态马归来再读书

CFO鑫钊同学连连熬夜搭建模型,隔天见嘴上起了泡,再隔一天满脸憔悴像是从28年后穿梭回来,每轮卡时间算数字时更是辛苦,最后“晕”倒在晚餐桌上;

态马归来再读书

COO曹杰是我们的实干家,每一轮决策都是冲锋在前,带领大家推算校正,然后向CEO汇报,并对美女,哦不,是CEO,言听计从,耐心解答;“时间观念是制胜法宝”,就是他说的 —— 照片为证!

COO张俊也是电子表格高手,推算库存、推算产品参数,和CFO搭档正是“绝代双骄”。COO傅兵负责的填写环节100%准确,保障战略动作落地,还主动承担其他工作;CMO徐向东虽然公司工作压力很大,还是全程积极参与战斗;还有玉树临风的CTO吴昊同学,虽是销售出身也弄出了一堆数学模型,推敲产品参数的质量越来越高。

态马归来再读书(从左至右分别是:CTO吴昊、COO张俊、COO曹杰、CEO任晓娅、COO傅兵、CMO徐向东、CFO张鑫钊)

所有战友团结互助,心拧成一股绳,一起欢呼、一起焦虑、一起克服困难,短短3天,既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

更难得的是,这是一群乐观的人,无论一轮结果出来后多难看,COO老曹都马上说:没事儿,下一轮我们就能赚回来!然后在讨论过程中,大家越讲越high,提交决策数据后,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大喊:这一轮我们形势大好!

乐观团队,于斯为最,即使在乌龙“欢呼”后,咱们的COO张俊同学仍然乐mei观xin地mei说fei:幸亏弄错了,至少欢呼了一把!

态马归来再读书

快乐日短,3天无心睡眠的日子转瞬即过,看到下面这张照片让人不禁有点儿惆怅。江湖儿女,期待下次江湖再见,祝大家平安、健康、事业顺利!

态马归来再读书

态马是实战模拟,也是商业指导,她开启了EMBA学习之旅,让我们对后续课程充满期待:《财务报告》、《管理经济学》、《营销管理》、《战略管理》......

同时,我也是2015年混沌mini创业营第一期的学员,听说下月初mini营5期也打算上态马课程,非常棒,大家就liu期kou待shui吧!

中欧EMBA2018级A组-水星4组 吴昊及全体战友

2018年5月20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SaaS白夜行):态马归来再读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