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
内容来源:2020年11月20日,中信出版集团举办的2020“年度观念”剧场演讲。 分享嘉宾:吴军,计算机科学家、投资人、畅销书作家。 注: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讲者和主办方审阅授权发布。
高级笔记达人 | 微笑天使 责任编辑| 智勇审校| 柯洲值班编辑|胡铁花 第5341篇深度好文:4780字 | 10分钟阅读
宏观趋势
笔记君说:
一、什么是5G?
1.对信息来讲,5G意味着什么?
今年8月,深圳已成为中国5G全部覆盖的城市。
5G其实意味着两件事:第一,表面的一次移动通讯升级;第二,真正的万物互联时代已到来,即我们身边所有的工具都可以连到网上去了。
2.比信息本身更重要的,是信息背后的知识
今天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今讲信息,不谈好和坏,只谈重要或者不重要。没有新闻是最好的新闻,而意想不到的信息是最大的新闻。
用中国古话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叫做学富五车。若我们理性地思考下,会发现学富五车可能连一个U盘都装不满。其实这五车装的也就是几本书,今天买一个笔记本电脑,就可以把美国图书馆全部纸质的书都装进去。因此,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把信息知识全部打破了。
信息很多,但是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信息背后的知识,它需要进行信息的处理、传输。
3.5G组网和非独立组网之间的区别
虽然大家都在谈5G,但是实际上每个人谈的5G都不一样。真正终级的5G就好比深圳——独立组网的5G。现在大家谈论的5G很多是非独立组网的,也就是说它其实离不开4G,是4G和5G混合体的过渡阶段。
独立组网有很多的好处,速度快、设备多,延迟短等等,但要求同步比较大,成本比较高。
除了成本比较高,独立组网要占用的频带也较多,很多地区的不同部门间也在争抢着一个频带。一个城市的商业技术要比较注重商业和发展,才会把最宝贵的资源拿出来做5G通信。
二、5G带来的变化
1.万物互联
5G已经开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变化,比如把人完全连到互联网上,而不是简单通过手机去连接。今天的健康码,就是将具体的人连到了整个社会中,让社会知道你的健康状态。
现在哈佛研究出了一种可变颜色的口罩,一旦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这个口罩的颜色会变。这个信息也可以通过芯片收录到你的手机中,可能你的健康码状态会发生变化,我们将其称为万物互联。
2.万“人”互联
如今,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经常要测血糖,医护人员要手工输入到健康信息中。将来,我们可能通过隐形眼镜来测血氧的量,甚至监测人的新陈代谢。
在美国的部分城市,真正独立组网的5G网络已经开始规划了。比如芝加哥要独立组网,但问题是这个技术标准出来以后真正的要变成5G。
大众若想受益5G,需要两步:
第一步,需要看各个地区的工程建设进度,中国及其公司(特别是像华为)的工程能力就很强,而有的国家建设了2~5年,花了五倍的成本,应用到各方面可能就要延后。
第二步,应用能不能增长。应用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公司的事情,这个事情需要很多公司加入进来一起做。
三、信息的历史发展
1.信息产业的发展
大家一般认为信息时代是近几十年的事,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是让信息成为一个产业,比如新闻产业。
当时,莫尔斯发明的电报不知道干什么用,各报社的记者抱团成立一个新闻社,就是今天的美联社,从此就有了全世界的报业。
有了报业后,你会发现商业变了。以前商业都是本地的,你在深圳做点东西,需要卖到东莞去,品牌推出去可能要十年的时间;你推到北京去,可能是两代人的时间。
有了报纸后,大家就可以登广告了,这才出现了全球性的品牌。实际上,信息这个产业诞生,一开始就慢慢改变了人的生活。
到了互联网时代,你想采购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商品或者把产品卖到全世界,因为电商的出现都可以很方便。信息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谈到信息时,我们会想到烽火戏诸侯,以及比它更早的飞鸽传书。媒体行业也是搭上了当年科技发展的浪潮,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也就是说,今天所谓的一些媒体都是跟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逐步诞生。
大概100年前,无线电刚出来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新鲜事物。过了20年后,出现了电视机,图像更生动。
实际上,整个传媒产业和信息产业基本是平行发展的。虽然传媒产业形式变了,但该产业还在,而且新的传媒形式会不断出现。
2.对于芯片方面的发展,中国还有机会吗?
我认为芯片方面,中国有两个优势:
优势一:中国会培养理工科的大学生。未来很大程度上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人数很重要。美国获得工程学位的人(包括理科学位)大概一年有十万人,比中国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数少很多,所以美国通过签证吸引很多人才移民主要是这一方面原因。
优势二:中国的大环境好。现在,中国造芯片是一个国家行为,后发的一些国家若想在半导体产业上能够占领世界比较大的市场份额,都需要国家的扶持。
四、“熵”和信息之间的联系
一般来讲,“熵”最早是一个热力学的概念,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没有新能量注入,那么熵增加会越来越混沌。比如5杯水中,90度、70度、60度很有序地混在一起。
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你没有信息输入,也是一个混沌状态。当你不断输入信息,就会降低熵,让其从无序变成有序。比如深圳到了夏天很闷热,你房间装了空调,就可以输入能量,信息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也可以把社会当做一个城市的封闭系统,到最后,社会变得越来越保守,实际上就是一个熵增的状态。社会中,突然从外面涌进一些新知识,这些新信息加进来以后整个信息就会变得更加有序。
1.量子信息的概念
量子信息,一般叫量子计算或量子通讯。量子和信息的关系,基本是两个讲述不同事情的应用。
量子通讯,是一种新的保密通讯的方式,不是解决通讯速度更快的问题,而是解决信息更安全的问题,这是其主要目标。
量子计算,主要是解决计算瓶颈的问题。10~15年后,物理层面也就基本发展到头了,但在工程上还能有些提高。因此,很多人觉得应该开始下一代的计算机。
量子有很多状态,彼此之间是不干扰、相互独立的。因此,这些状态相当于是叠加起来的,即一个量子不同的状态因互相不干扰,可以同时完成几件事。
原来通过电子经过了一个芯片的某一块电路,产生一个效力,对于量子计算而言,可以并行做很多事。过去,摩尔定律是两倍的提高,量子计算是千倍、万倍的提高。
在未来,量子科技将是突破计算瓶颈的新科学。
2.量子科技的发展
目前,量子科技处于实验室阶段。大家看到比较信服的结果是两年前谷歌做了一些量子芯片,在计算密码破译方面比现有计算机速度高百万倍。
现在有一些公开的必要通用密码(比如手机支付扫码),如果想破译该密码可能计算机最快要算三千年,然而三千年后这个手机也不存在了,破解了密码也没什么用。
如果量子计算一下子速度提高了一千万倍,三千年的事变成了一个小时,大家就会开始担心,会不会有某一家公司掌握了量子计算,而其他公司没有掌握的这类情况。
其实我们大可不用太担心,因为如果破译密码的速度提高了,你的密码还可以加得更复杂,这样,被破译就会非常困难。
密码学,终究是加密的难度永远比破解要容易得多。但有一个前提是,大家要同时掌握量子计算技术,不能只有一家掌握,否则就相当于全世界只有这个公司有计算机,其他公司都是算盘。
五、信息时代下的科学与技术
1.中国还会产生科学伟人吗?
中国要想产生科学伟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需要有一批科学家形成一个梯队,做些暂时没有实际收益的基础科学。
第二个条件:需要国家的持续性支持和投入。这些事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获得经济效益的,所以需要国家来投钱做。
科学,就是把钱变成知识;技术,是把知识变成钱。
国内现在大部分人其实喜欢做第二件事,但知识用一用就用完了,技术没有科学积累就没人用了。
2.重复的成功与叠加的进步
在当下生活中,我们是有可能获得重复的成功与叠加的进步的。在信息提出来以后,人类信息技术进步是很持续稳定的。但在1G手机时代时,我们不可能想到5G可以做这么多事情。
今天的人和100年前的人很大的不同是,今天的人掌握了信息理论及产业最核心的一些规律。比如在理论上,我们知道信息不能被压缩得太厉害,否则信息就会丢掉一些,信息就可能有错误,这些道理在100多年前是没人懂得的。
信息产业的整个发展方向都是要沿着一条路,用更少的能量传输,处理更多的信息。
但在100多年前,哪怕是像特斯拉、巴贝奇这么最聪明的科学家,都是一头雾水。他们的发现很多是偶然间的发现,有时候他们都不能重复自己的成功,完全是在自发状态中摸索。而今天我们有了这些科学理论,大家按照理论去做,很少会失败。
3.信息爆炸会持续下去吗?
相比150年前的铁路,飞机的速度增加得很快,但是很快遇到了瓶颈,其实高铁速度也只增加了10倍。基本上,但凡要大量地消耗能量的产业,都会很快遇到瓶颈。
信息,从它作为一个产业诞生也就170年左右。由于信息可以替代能量,使得能量的使用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依然没有看到一个尽头,而其他某些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到了尽头。
很多产业的发展需要很多原材料,比如盖房子、造汽车。而信息很奇怪,它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只有两种,一种是铜线,另一种就是沙子。把沙子和铜线转化成芯片最核心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工艺,另一个就是附加在上面的人类智力。
4.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只有逃避之路吗?
在有智能手机之前,我们能利用碎片时间。但实际情况是,有了智能手机,你就没有整块时间,而是全部变成碎片时间了,很多需要动脑的事没有办法做。
曾经我建议一位企业家,每周周五上班时间让员工把手机放在前台,下了班拿走。这样一天下来,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3倍。
面对信息,人还是要通过自律自己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因此这种说法不能怪罪在信息上。
古雅典时代的经济发展较快,出现了纸和笔记录这些信息。面对这种记录信息的方式,柏拉图抱怨这是件坏事情,它使得人的记忆力变差了。因此,这一类的抱怨,随着每一次跟信息相关的技术革命不断发展会不断地产生,但实际上,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好处要比坏处多。
5.如何分辨内容的好坏?
现在很多人不会甄别信息,比如牛奶坏了不能闻出味道,当然,如果说这个人天生没嗅觉那也没有办法。
过去的媒体人比较传统,对自己的要求都很严格,要报道客观的事实,讲究平衡等等,而且大家看信息的好坏会查来源等习惯。
到了如今,很多人不愿去做这些事,若我们能稍微做一些甄别的动作,内容的好坏还是很容易判断的。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甄别信息的真伪。我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来源,信息是来源于权威性的报道,还是自媒体转发的,还是杜撰出来的,甚至包括编辑也参差不齐。现在很多报纸转载自媒体的内容,这本身就很值得怀疑。
六、中国如何成为科技大国?
科技实际是两个词的合成,科学和技术。
我们的科技产业,基本上就是三件事:科学技术;技术到商业产品的转化;科创。
打个比方,5G最基本的技术就是科学理论,算法是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那个时代要问科学家算法的用处,他们也不知道,但在今天我们可以无线传信息。因此,科学是一件非常长远且具有前瞻性的事情。
因此,要成为一个科技大国要做好这三件事。
第一,大学和公司都要下大力气培养工程师,培养一位好工程师可能要十年。
第二,让我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第三,科创是每一个人的事情,需要社会、政府的支持。
我总是这样去鼓励很多人,未来的时代会比今天的时代更好,而且未来最伟大的公司今天还没有诞生,所以每一个人都有机会!
谢谢大家。
管理神器-阿里三板斧
定战略、造土壤、断事用人
这是阿里定义出中高层
管理者必备的3个管理能力
扫码学习阿里管理秘籍
企业咨询|企业内训|线上、线下企业大学
课程团购|定制化培训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企业深度学习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吴军:工作期间撤掉手机,效率翻3倍